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巨侃
巨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48
  • 关注人气: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高后企稳,“疯狂的石头”回归理性

(2012-03-30 22:42:33)
标签:

缅甸

翡翠

疯狂的石头

a货

公盘

文化

分类: 收藏世界

巨侃

资大量囤积,身价百倍暴涨,市场鱼龙混杂,玉商望洋兴叹,藏家无所适从……
过去几年,玉石之王翡翠突掀价格狂飙,一路绝尘而去,让热爱她的人追之不及,几近疯狂……

2012年3月18日,在翡翠玉的产地缅甸,一直被业界当做国际翡翠行情风向标的第一波翡翠公盘落下帷幕,与往年动辄一两万人到会的“盛况”相比,今年的缅甸公盘到场人数陡降到2000人,中高档翡翠原石的价格涨幅也不再“激进”。前几年翡翠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每次公盘的原石成交价,都会比上一次公盘同等级原石有20%-30%的涨幅,但到了今年,加价幅度不到10%。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上亿元的石头没有出现。

“前年一个挂件,北京的客户没及时要,只隔了一个星期,行情就从680万涨到860万元!”宝鸡资深翡翠玩家、“如意轩”珠宝店店主陈涛说,“翡翠价格就像给打了鸡血,几年了,涨得人发晕!现在该到回归理性的时候了。”

陈涛分析,前几年翡翠一路暴涨,主要和游资介入有关。游资的主体是山西煤老板和其他投资客,他们眼看股市低迷,就把钱投进石料里。2010年他和几个朋友去缅甸参加公盘时,许多煤老板也在那里。缅甸公盘是缅甸政府开设的翡翠毛料拍卖盛会,公盘采取暗拍暗投,出价高者中标的交易原则。这些游资客大多不懂行,就比拼出高价,大家互相抬价,结果真正的行家买不到货,但过亿元的原石却频频出现。而且这些人将石头买回来后,也不拿去加工,就囤着,纯粹用来炒货。

这次来炒货的人明显少了,一个重要原因是,从去年开始中国海关加大了对进口翡翠原石的查扣力度。因为很多毛料进入中国,走的都是非正常的渠道,翡翠进口的非正常渠道一被堵住,很多人不敢去进货,去公盘的人马上就少了。因此去年下半年的公盘,第一次出现了缅甸商人拦标投料的金额超过了中国商人。

价格高涨对翡翠经销者来说本是好事,这意味着有更高的利润空间,可陈涛并不这样认为。
他说,他做翡翠许多年,主要货源地是缅甸,囤的货一般见利润就出;这几年,从缅甸那边越来越难进高档料了,原因是炒货的人太多,资金承受不起。从毗邻缅甸的云南进料,进价往往比他的卖价还高。
“当面粉比面包价格还高时,这市场还怎么做?”陈涛反问。

问题不仅如此,最严重的现象是“李鬼”增多。有些人受疯狂的利益驱使,卖玉而没有玉德,明知是B货当A货卖,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有些人不具备玉石的专业知识,刚从股市里跳出来,看翡翠火了,就一头扎进去,进假货卖自己还浑然不知,害己又害人。

陈涛讲了一件事。一次一个朋友戴了个新买的A货翡翠佛来看他,他一看一掂,发现这个连C货都不是,而是一种近似于翡翠的水沫玉;就问朋友原来的那个翡翠佛咋不戴了?朋友说,去昆明转玉石市场时,卖玉的说他戴的是C货,并给他推荐了一款“A货”,买下后他还感觉拾了便宜。回头朋友把原来那个翡翠拿来,经过仔细鉴定,这块差点被撇掉的翡翠才是真正的A货,虽然它的种属于A货里的下品。

看来,整个翡翠市场的乱象被虚高的繁华所掩盖,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为此,有过多年翡翠经营经验的陈涛提醒消费者:

玉有玉性,只买适合自己的,不要盲目追求高品质;
要容许翡翠瑕疵,人都不完美,何必苛求玉呢?毕竟是天然形成的东西;

内行看种,外行看色,并不是绿色就好,也不是绿色越均匀越好;
让自己向专业靠拢,然后到专业店选购。

“缅甸方面在提高公盘押金,中国也在调控,我认为,翡翠价格走高还是一种趋势,但下来就不一定会那么疯狂了,因为占据翡翠品种绝大多数的中低档翡翠,毕竟供需缺口不大。”陈涛说。

当翡翠冲高企稳,“疯狂的石头”回归理性时,对广大“翠迷”们而言,缅甸公盘上的最新行情或许是个利好消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