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五) 制艺考究的凤翔罩金漆器

标签:
凤翔漆器生漆金箔文化 |
分类: 文化 |
巨侃
大体说,罩金漆器是以木头为底胎用生漆作画的艺术品,但是实际操作颇为繁复:为了保证木料经久不变形、不裂缝、不脱漆,要选择干透的硬木作底胎。底胎要经过一系列严格处理后方能作画,首先是批泥子,泥子是由桐油和生漆按比例调配而成,待其干燥后,打磨平滑,这个流程叫“灰底”;接下来在上面调色,也就是用生漆刷底上色,底色一般是红、枣红或黑色。至此底胎处理完毕,开始用生漆作画。
作画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在底胎上粗画,然后在画稿上贴上一层薄薄的金箔(铜箔、铝箔或锡箔);在金箔上描绘墨线,对图案进行细微勾勒,这是第二次的细画。待画作干燥后,金箔就留在了底漆上,再刷三遍生漆,使之与底胎完全贴合,而这还不够,最后表面再刷一次光漆。至此,一件光亮如油、金碧辉煌的罩金漆画作品才算完成。
罩金之义,就是用漆罩住金箔,使画面得到保护。据载,生漆是一种天然保护膜,不仅能防水、防腐、防虫蛀,还非常耐磨。经罩金处理过的漆器,图案色调明快、富丽典雅,而且坚固耐用,贵而不娇,不褪色、不变形,放置越久,光泽度越好。
罩金漆器在凤翔由来已久,多少年前,罩金漆画的箱柜让拥有它的人津津乐道,镶嵌镜子的罩金插屏和梳头匣子让多少妇女在青春前流连驻足!随着时代发展和工艺改进,罩金漆器早已成为工艺品,面对镶嵌、雕填、刻灰等新的漆器工艺手法,古老的罩金漆器还能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