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的经济数据,最受社会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5%,5月CPI涨幅是自2008年7月以来最高的,创34个月以来的新高。1--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非食品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这是自2002年以来最快的增速,表明通胀压力正在经济领域更广泛地扩散,通胀的形势不容乐观。从整个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的国内通胀压力不会减弱。中国目前的通胀既有输入性的因素,比如原油、钢材等国际性的涨价,但是,更重要的是国内的因素,国内的经济政策的失误与抑制通胀措施不力是CPI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比如国家为了保护国有企业,不断地调涨电力、汽柴油的价格;在交通运输行业,实行高定价、高收费的政策,增大了企业和产品的物流成本;长期忽视农村经济和农民利益,使得农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都存在着巨大问题,造成食品类价格的暴涨。
目前的经济形势由于通胀居高不下,反而有些迷雾渐去的感觉,至少我们可以把握几点:第一,国家为了维护银行和企业的利益,不会大幅加息,更不会改变负利率的状态,人们的货币会大幅缩水;第二,中国的基金和股市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金融垃圾,尽管少数人可以从这堆金融垃圾中获益,但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还是选择了离开;第三,国家事实上已经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出台的一些行政措施只是作秀而已,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第四,人们已经意识到,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市场实行调控政策,反而说明房地产是能够跑赢CPI的,能够保证财富保值升值。
“国八条”出台已近半年,房地产市场的观望气氛仍很浓厚,人们普遍担心在调控的重压之下,房价会一泻千里,特别是一些人所鼓吹的“泡沫论”与“拐点论”对于人们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大多数人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不过,由于通胀的影响,这种房地产市场的观望局面有可能提早结束,中国的本轮房地产调控的格局将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博弈有可能提早见分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