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病症”本身是一种保护,治好等于让一个人裸奔(包俊君——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5-06-28 01:46:44)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有读者曾提出建议说:“你们写的文章,确实告诉了我很多境况是怎么造成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可是,知道了这些,我还是改变不了。要是能告诉我怎么办,就好了。”

“怎么办”,的确像是一剂定心丸。我体会了一下,如果有人在我处在煎熬时,来一剂“怎么办”的良方即可药到病除,我恐怕也会迫不及待地一饮而尽。

但很显然,这样的良方,并不存在。


1


“怎么办”的背后其实是“为什么办不到?”

那么,精神分析对“怎么办”,究竟是怎么办的?

如同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要问诊、检查,找到病灶原因,对症下药,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去探究形成你当下病症的根源、看到症状的背后是什么动力,以及为什么会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当我们看到是什么和为什么,接下来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就是曾奇峰老师的“曾氏三部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在这个三部曲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比分别为:是什么70%;为什么20%;而怎么办,只占到10%

无论是很多心理科普文章,还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咨询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主要探究“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过程。

但是,似乎在进行了三部曲的90%之后,对于最终那个占比最少的10%,还是拦住了很多人的脚步。我们不断学习、培训、做体验、每天关注各种心理科普文章,甚至去结交新朋友尝试新的关系体验……可是搞完一圈下来,却发现:

精神分析有时候是很好玩,一针见血、醍醐灌顶,让人大呼“过瘾”;总说看见即有了改变疗愈的可能,但我好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使知道了,也做不到。最终,还是会回到那个拷问灵魂的终极问题:“我究竟该怎么办?”

如此看来,在大家所问的“怎么办”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我为什么办不到”的问题。


2


是什么让我们“办不到”?

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为何却仍旧无法做到改变疗愈?有几种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