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里你不要当审判长,而要当服务员(03期学员陈茗——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5-06-27 22:29:36)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这期“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嘉宾讲述的生活困境让人听着很无力。她身体不好,已和老公分居,带着读初二的女儿生活。而小小的女儿也已经和她一样身体出现诸多问题,分居之后父亲还是负责孩子每日的接送,孩子在学校被严厉的男班主任教训,回到家被脾气暴躁也很苛责的父亲教训,以致于她非常的担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她,似乎没有再多一点儿的力气去为女儿做点什么,甚至还准备着接下来就让女儿和父亲一起生活,因为她感到自己已经无力照顾女儿。
想想这个小女孩也真的好可怜——父母已经婚内分居,已经没有完整的家,而爸爸脾气暴躁,对她批评指责吼骂是常事;妈妈说话都奄奄一息,根本顾不上她,只能勉强的照顾她的日常,小小年龄的她就已经出现了躯体化的症状。在学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班主任似乎是另一个爸爸,和爸爸一样暴躁爱责骂。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她的生活环境没有变化,这孩子将会一路向下滑,身心状况和学习可想而知的会越来越糟。这位妈妈是我们武汉雅心的同学,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打进电话来求助,但听她的讲述感到在她的想法里,这完全是个无解的死局——自己搞吧,没力气;给老公搞吧,搞不好;老公也不听她的,甚至还相当反感她教自己怎么带孩子;而学校的环境也一样,女儿的将来怎么办?
怎么办呢?听起来真的没有办法。嘉宾是学习过心理学的,在节目中所讲的关于老公陪伴孩子的态度不妥我是认同的,但正是这份认同,也让我感受到她老公对这样的评价所会感受到的愤怒。那是一种被更正确的道理所指责的愤怒,还带有被说中的难堪,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助。
嘉宾知道老公这样对待孩子是有来处的,就是老公小时候也是被自己父亲这样对待的。但这份知道无济于事,无非是她搞得更清楚了而已。知道并不是看到和懂得,知道相反会让我们无形中有了可以评判别人的权利——我说的对,你为什么不听?
看似嘉宾学习了很多,但你发现没有,对她的家庭关系并无助益,无非是她从不知道到知道而已,而这种知道让她在家庭里自然成了一双审视的眼睛,就是会发现老公的问题之所在,并且提出正确的改进方向,家庭里多了一个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审判的“审判长”。
没有人会在审判下心甘情愿的改变。审判下的改变都是来自被迫,来自压抑,而不会出自爱和心甘情愿,而家庭成员之间最根本的地基一定是满怀着爱意的“我愿意”,而不是“不得不”,是我感到被爱被理解而心甘情愿的改变,所以嘉宾说老公不愿意改变就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嘉宾能再进一层,从知道到看到,她对老公的态度会自然而然就不同了。她不会再审判,而是理解和懂得。很多人不愿意去懂得对方是因为似乎懂得了就得放弃自己的立场,其实并不是,懂得并非认同,懂得是我深深的看到了你。因为看到了,所以我接受你,并且我来做我能做的。
学习了心理学,请你不要当在家里当“审判长”,而要当“服务员”。服务员是我学习了我来做,我懂得了我去理解,我看到了我会对你慈悲。服务员是我愿意躬身行动,学习和成长的硬指标是——是不是越来越谦卑,越来越落地,越来越愿意主动去做。
可能嘉宾会说,我身体不好啊,我哪能去服务?我连说话都费劲!服务有很多种,当然最底层的是生活上的服务,比如做一日三餐,做清洁卫生,接送孩子,这当然也是需要体力的,但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服务。最重要的服务其实是爱的服务,在家庭里生产爱的连接,懂得和理解,这并不会消耗我们,而相反会首先滋养到自己。爱是来自心,来自生命本源的力量,一个有了心、生命本源出来的人,首先是会滋养到自己。比如会更理解和懂得自己,更会关爱自己,会变得更加柔软和温和,对自己的评判也会越来越少,自我攻击和压抑也会变少,嘉宾的身体状况说不定还会变得更好呢!
怎么让自己的生命本源出来呢?在我们武汉雅心是一条清晰的路的,也有一整套系统的课程来指引,衷心期待嘉宾更踏实的跟随前行,如此,生活的死结可解,孩子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