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20240902:从“妈妈”的位置上下来,重新用妻子的眼睛去看向丈夫
(2025-04-15 14:37:06)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想让老师帮我指导一下,在这种陷入泥泞的状态中,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再去让生活能散发活力和生机。
再过2天,就要中考了,感叹事事无常,如果真的一多想,就会特别的难过。一向成绩优秀的女儿,倒在了中考前,也让我觉得花了十几年时间,在她身上,想把她培养好,来弥补我没有实现的爸爸的心愿,来弥补我小时侯没有达到的要求。之前,学习的路、生活的路虽然也很难,很累。但在女儿身上,好象感觉生活还是有希望的。现在女儿彻底躺平,也不愿做任何的修复,我曾经对生活的希望,在女儿身上的希望,也全然破灭了。一方面,让我感到,前面10几年,努力化成了泡影。我原来能在爸爸面前,能让他感到开心,自豪的考卷,又一次没有办法兑现了。一方面,女儿的彻底躺平,也逼着我去面对我自已,不在用让她努力的方式来生活。这也让我开始真的思索,我的工作怎样能做得更好,怎样能让经济压力减轻一点。另一方面,是和老公的关系,因为老公工作原因很少在武汉,即使在武汉,也很晚才回家,而且和老公的沟通也很难,总是隔离状态,有什么事,都没办法好好商量,最后总是我独自面对,我一方面对他不怎么回家,经常会有很多的的猜忌,一方面在看待事物上面,两人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也很难做到求同存异,这让我的夫妻关系总是想走不近,让我很迷茫、苦恼。老师,我到底要怎样做,才能把生活过好,好象很努力,但是这个家,就是好不起来,是我的问题吗?我要怎样调整呢?
索引条目:
1、婚姻不是简单的两个生命的1+1,如果简单看成两个单独的生命叠加而成的夫妻关系,是会吃大亏的。
2、很多没长大的孩子往往能找到“父亲”或“母亲”替身的另一半,这是生命之间的共谋-----“孩子”渴望继续当孩子,“父母替身”渴望继续延续从小就发展出来的父母功能。
3、“父母”和“孩子”式的夫妻组合,不愿承担责任的“孩子”,不能继续躲进婚姻里面继续当贪玩的孩子,被照顾者,反而要借助夫妻关系来学习另一半的成长、负责和承担,另一半的“父亲”或“母亲”不是继续无明去做照顾者,而是学习做平等的妻子或者老公。
4、当一家之主的老公,能够承担起家庭船长之责,是一家之幸,也是一家之福。
6、“父母”或“孩子”替身的伴侣或配偶,跟随了原生家庭中被照顾者位置上父亲或母亲,这既是对父母深沉的爱,同时借助在自己婚姻里的角色重现,来体验其中的苦或者乐,就此达成和父母一样的体验,完成对父母的完全认同,致敬父母,但这只是无明的忠诚和爱,只是被家庭能量裹挟下的学习和跟随,并非婚姻的出路。
7、“父母”或“孩子”替身的伴侣或配偶,跟随了原生家庭中被照顾者位置上父亲或母亲,在自己婚姻里重现原生家庭中父母失衡关系的痛苦,就此唤醒沉睡的自己,走上自我探索和成长之路,才是真正的出路。
10、“孩子”式的配偶,学习承担,坚韧,付出,踏实,努力,透过看到和学习,去完成保留可爱的孩子气但生命成熟的过程,让自己蜕变成人;“父母”式的配偶,学习放下,新人伴侣,对伴侣所作的一切承担和努力付出,都要去鼓励和赞美承担,透过看到和学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而非照顾者角色,活出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伴侣而非“父母”。
11、“孩子”式的配偶,天然学会了释放压力,转移责任,活成自在、洒脱的状态,唯独不怎么考虑关系和家庭;“父母”式的配偶,天然学会了承担,坚韧,凡事都为别人想,为整个关系去付出,唯独不怎么去考虑自己,所以“父母”和“孩子”式的组合,恰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如果双方都能够从学习成长的角度去看彼此的话,那么彼此就是最好的学习模板,而不是互相嫌弃的“狗蛋”和“傻姑”。
12 、任何夫妻如果是学习成长型夫妻,那么婚姻也是不断发展翻毛丰盛的;如果试学会了彼此支持相互支撑的合一型夫妻,那么婚姻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稳的婚姻,否则日常就是鸡飞狗跳,互相拆台岌岌可危的婚姻。
13、人最难的还是面对和改变自己,并非外面的人或者关系,我们对痛苦的忍受能力之强,对糟糕状况的忍耐能力值爆表,却对学习和成长避之唯恐不及,这是最让人无奈的地方。
14、不管社会化程度如何,在夫妻关系上,妻子的内在亲密关系模板上“心理妈妈”位置和角色,导致外在亲密关系互动上,很多妻子自然而然就活成操心老公一切的“妻子妈妈”,从“妈妈”到“妻子”,同是女性,却隔着千山万水。
15、连自己都感动得不得了,丈夫却总想逃离的,往往就是“妈妈”味道浓郁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