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心语20240514:最爱我的外婆,还是走了
(2024-07-25 09:33:31)分类: 雅心心语 |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外婆2月28日上午过世了!享年95岁!上班前我去妈妈那里给外婆擦身体,还给她换了一件新棉袄,弄完之后去隔壁房间喝了口水,再次进房间时发现她没任何动静了,摸脉搏、试鼻息、摸颈侧大动脉都没跳动了!我很镇静的和旁边的妈妈说外婆走了,妈妈也来确认,随即就哭了出来,我却一点眼泪都没有。停顿了一会儿我给老公打电话,回家拿办后事的各种证件……
外婆走的很突然,其实也在意料之中,腊月27我们把她从医院ICU接出来,记得那天下着好大的雪。医生让我们直接准备好灵堂,可坚强的外婆挺过来了,虽然是卧床了20几天,却是从昏迷不醒时拔掉呼吸机,到能自主呼吸、到清醒、到能喝水、到吃流食、面条、到能回应我们,看着她的好转,我们都很开心,亲戚朋友都说是奇迹!春节期间我每天早晚两次去妈妈家里给外婆擦洗身体,换药(在医院长了褥疮)。一直到假期结束上班后才每天去一次。
到了第二场雪也就是正月十四,我的车被冻住了,妈妈那里不好打车,外婆情况也还好,妈妈就让我不要来,她自己可以搞定。屁股上的褥疮也好的差不多了。三天后我再去时外婆的情况就不怎么好了,每天吃的很少,有时还咬住勺子不配合,我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之前是每天下班过去,后来的几天都是上班前赶过去。正月18这一天外婆都在排大便,上午我连续给她洗了两次,我走后我妈发现还在排,给她又洗又换。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19上午我给外婆擦洗完,又给她换了一件新棉袄后她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外婆对于我来说比任何人都亲,外婆把我从6个月带到16岁,我在一个小县城里长大,刚来武汉时很孤独,在父母家里受了委屈会给她打电话,外婆第二天就会来武汉,陪我住几天再回去。21岁和老公结婚,婚后第四年把外公外婆接到了我自己的小家住了七八年。外婆外柔内刚,养我时妈妈给的生活费并不多,她自己没有工作更没有退休费,靠着外公的退休费也不够,她给人带过小孩子,和外公摆过书摊,卖过面条……做过好多小买卖来养我,自己节俭却从来没有苛待过我,在我初中同学的眼中我是被外婆娇养的小姐。至今他们还记得每个周末没有哪里去玩,就到我家里来,外婆的包容慈祥让他们在我的家里放松地玩,我家也成了一个小聚会点。他们回忆说外婆是他们懵懂青涩少年的记忆。
我的生命里一直都有外婆的存在,哪怕后来我生了两个孩子,没精力照顾她,她和我妈一直住了十几年,也是她一直维系着我们的联系。我妈脾气不好,有时会吼她,其实她一直想和我住,我只有每年寒暑假或过年的时候把她接到家里住上十来天。23年开始外婆变得糊涂了,大小便经常弄脏衣服,我去看她时偶尔叫不出我的名字,但心里知道我是谁,看到我就笑眯眯的。
如果她是腊月27就离开了,我可能会自责一辈子,但是她给了我这个尽孝的机会,让我和她用这样的方式道别。看着她一天天的瘦下去、衰弱下去直到后来人都脱相了、最后的一口气也没了、被殡仪馆的车运走、在殡仪馆看她最后一眼!送她上山和外公合墓!我们一直在道别!
索引条目:
1、隔代亲,比如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是照亮很多孩子一生的一道光。
2、父母之爱充盈,又能得到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厚爱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孩子,相反,得到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之爱,远甚父母之爱的孩子,就会出现和父母关系的功课。
3、待在父母身边长大,和待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内在亲密和爱的能力本质上并无二致,但是因为受到系统和次序的影响,后者往往需要打通和父母生命连接的通道,内在亲密和爱的能力才能自然流淌。
4、因为家庭或者个人等独特的原因,外婆取代孩子母亲,成为一些孩子成长路上的“养母和精神母亲”,也是常见的现象。
5、在家庭系统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父母缺席,而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站在父母位置,对孩子而言,爱的功能没有断裂,但是父母缺席却会成为孩子那里的伤。
6、每个人都会经历感情至深的至亲离世,人的一生会不断体验丧失,直到自己也成为别人生命里重大丧失的一部分。
7、在关系里让爱饱满,付出了一切,是面对失去最好的防御—我让我的爱跟随着你,陪伴着你,我们的生命一直紧密相连,所以其实并没有失去。
8、越是对至亲亲人付出了一切,面对亲人离世,红尘生命反而会安静,因为该给的都给出,比如最宝贵的爱和孝顺都给足,没有了遗憾自责等,心就会静,所以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很多人很恐惧的死亡这件事上,生命的本质依然是爱和付出,没有别的。
9、当幼小的我们得到老人爱的滋养,我们就此认识了爱的样子,理解了爱的本质,懂得爱的力量,在鱼龙混杂的红尘,认得爱的模样,借此,我们学习到了爱是什么,怎么去爱,这是老人给我们晚辈最好的馈赠和帮助。
10、重大丧失的悲痛大抵都会经历“否认隔离、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这五个阶段才能真正平静,而在关系中一直更多更饱满付出和爱的红尘生命,会更自然而然更快完成这个哀悼过程。
11、对于离去的至亲生命,持续性深沉的痛苦哀悼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12、面对重大丧失,合理化,隔离,压抑等防御机制都只是暂时逃离巨大痛苦的反应,最终未能面对和转化的部分,一定会卷土重来。
13、承认至亲离世,接受重大丧失,重新让生活正常化,是生命恢复正常的必经之路。
14、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远离死亡,到慢慢靠近,走近死亡候车厅,拿到死亡号码牌,然后检票过关,离开……无人能幸免,这是每一个红尘生命的必然宿命。
15、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总有人会把孝顺做到妥帖、自然和持久,这些生命就是扎根肉体的爱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