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母姓之后(徐巧丽)

(2024-07-24 16:28:27)
分类: 婚恋关系


婚姻里的「雷」

什么时候去把孩子的姓改了?争吵总在晚上9点后开始,丈夫先在卧室里询问,语气显得不经意。接着他罗列出理由:没面子;让别人觉得我吃软饭;我们家没有后代了。最后总结成一句质问——「全天下孩子都随父姓,为什么到你这儿就变了?」

九个多月来,这样的情形发生了不下9次,向佳记得。她不想退让,起初和丈夫讲道理,你有一半的权利,我也有一半的权利,不是必须跟你姓。后来她索性说,直接走下一步,就谈抚养权的问题。

去年8月,27岁的向佳生下一个儿子,姓氏成为三年婚姻生活中的第一个雷。结婚前,两家人约好了头胎不管男女都随母姓。上出生证明时,向佳用行动回应了丈夫——给儿子填了自己的姓。半个月后,丈夫开始说,公公婆婆当时撺掇他上男方的姓,而他是「尊重你,才想征求你的同意」。

吵得和缓时,丈夫和向佳坦言,儿子去做儿保、打预防针,感冒发烧,医生叫名字的时候,「叫一次,我心就要痛一次。」谈到抚养权,丈夫就放狠话,「一拍两散,房子是我的,车子是我的,孩子也是我的,你自己走。」

在向佳的记忆中,她听到这番话,心里「咯噔了一下」。她反问丈夫,女人结婚干嘛?含辛茹苦把孩子生下来,挨了那么大的痛,最后分开了,除了身上那一道20厘米的刀口伤疤,什么痕迹都没有。丈夫沉默了,争吵没有结果,两人躺在悬挂着三幅结婚照的床上,各自睡去。

平日里,向佳总是怀疑,公婆在背后拉扯丈夫。丈夫有个哥哥,向佳坐月子期间,嫂子二胎流产,无法再生育,头胎又是个女儿;而向佳生产加重了血液病,出月子后经历了骨髓移植,怀孕的可能性只剩30%,「我有两个儿子,总不可能一个男孩都留不下吧。」她转述婆婆的说法。

两家人都在四川巴中。向佳出身农村,父亲做包工头,赚了些钱,但意外去世。丈夫家住城里,公公在房地产公司上班,早前赚了点钱,近几年因为项目烂尾发不出工资。商量结婚时,两家人坐在一起,向佳说,她提出了头胎随母姓的要求,丈夫点了头,旁边的叔叔说「无所谓,都可以」,公公婆婆没说话,向佳觉得他们默许了

生下儿子后,向佳觉得丈夫和公婆的态度全变了,上出生证明那会儿,丈夫后面把改姓的手续、流程全都问一遍。那种背叛的感觉,像是自己被借走身体生下孩子,甚至是被「骗婚」了,公婆婚前的默许,或许意味着「不管了,我先诓一个再说。」她忍不住这样揣测。

向佳某次问丈夫,这么强烈地想要把孩子的名字改过来,是不是因为他是个男孩?丈夫否认了,但向佳还是会想,「要是个女孩,就不会争了。」她记得,婚前提出随母姓的要求,丈夫整整消失了四天,然后才跟她保证,「我这一关算是过了。」而怀孕时,丈夫就开始希望是男孩,孩子一岁不到,他又想好要让他学武术,以后上国防大学

一个丈夫的自白

作为男性,王尧觉得让孩子随父姓,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他父母从武汉农村到城里做鱼贩,后来开了一家生鲜店。作为家中唯一的儿子,他被父母宠爱长大。小时候,大六岁的姐姐就负责带他,给他做饭洗衣服。姐姐只读到中专,父母希望他尽量读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

婚姻是从校园恋爱走过来的,妻子是独生女,提出二胎随母姓的要求时,王尧特地上网搜了下情况,发现只有一些刻板印象造成的误会,例如有人说只有入赘才会随母姓,也有人说只有离异家庭的孩子才随母姓。那时他想,这些代价也没什么,「如果有人问起,简单解释一下就行。」

问题出现在「经济付出的不对等」。婚前,妻子家买了套市中心的房,150平,想让王尧出100多万尾款作彩礼,但王尧家没有那么多钱,拒绝了。为此,王尧父母出了20多万装修费,又买了一辆20万左右的BBA(奔驰、宝马、奥迪)入门车型,再加一套拆迁房作为婚房

然而,妻子家在农村老家有一家粮食企业,她父亲也在里面工作,对标他们周围人的婚姻,妻子家都认为「20多万装修费不算彩礼,就算是彩礼,也不算高」。怀孕5个月时,妻子又提出头胎随母姓,以此弥补这些经济上的「亏欠」。王尧拒绝了这个要求

去年10月底,妻子生下儿子,娘家人就声称,随父姓是不可能的,生孩子压力大,也不会再考虑第二胎。王尧一下子懵了,他事后才知道,妻子的提议被他否决后,她娘家人去找了他父亲,要求头胎随母姓,父亲说了一句「不管跟谁姓,都是自己家的孩子」,对方以为父亲答应了

实际上,王尧的父亲能接受二胎随母姓,已经是底线。从父亲到他,这支香火全靠独苗延续。父亲对孙子期望很大,常会念叨「这些以后都是给我孙子的」之类的话。成为丈夫后,王尧也觉得,孩子随父姓,意味着责任感,会是一种对家庭付出的动力

父亲为此睡不着觉,母亲每天至少打一个电话给他,王尧只好三次开车300公里去妻子老家。据他描述,老丈人酗酒,第一次情绪激动,两人没法理性沟通,第二次,老丈人索性直接跑了,他在后头追。第三次,王尧摆出了很多证据,证明自己的父亲不可能答应,老丈人松口了,结果第二天又反悔了。 

他们提供的解决方式是,要么两家人各叫各的姓,要么男方花钱买姓,至少20万。

去年12月,出月子后不久,他和妻子去了一趟民政局。调解员说,没多大点事,回去好好过日子吧。他们又回去了。但硝烟并没有终止,双方父母彻底「撕破脸」了——妻子家人说,你们没怎么付出,没有资格去要这个姓。王尧父母则把支出一项项摆出来。最后只剩下谩骂。

王尧现在才明白,「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和结婚前一样,王尧再次上网搜有没有和自己相似的情况,这次是找一找解决方式。他发现,发帖的大部分是女性,男性都散布在评论区里,确实和他相似——怀疑被娘家人当作上门女婿,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这种无理要求要是答应了,往后只会被骑在身上,长痛不如短痛。」他也留言道。

妻子背后的诉求

2021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许琪发现,一个家庭中,妻子没有兄弟,而丈夫还有兄弟时,更可能发生随母姓,是「(女方)家庭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为实现传宗接代而采取的策略」。这一调研基于198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但许琪发现该策略不会受到时间的影响,近几年随母姓比例的增高,更可能与1980年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有关。

许多争取随母姓的女性,根本原因还是在上一辈的要求。一位河北妈妈就提到,她父亲是公务员,之前计划生育抓得严,家里就她一个女孩,家族同辈里也没男性。她的奶奶直接把延续香火的压力,传递到了她身上

向佳父亲在当地做包工头,后来意外坠楼,墓碑上刻向佳和姐姐名字时,家族的人说,到她们这儿要断代了。「我把你当儿子养。」母亲在向佳面前总念叨这话。在向佳之后,母亲本还有一个孩子,但三四个月的时候意外流产。向佳记得,母亲对儿子一直有执念,她高一时母亲试过试管,因为年纪太大没成。

在向佳结婚之前,姐姐也向夫家争取过随母姓。母亲不满意这段自由恋爱,觉得姐夫长得黑,家境也一般,还比姐姐大7岁。结婚时,母亲说,如果实在感情好,孩子就随母姓。当时姐夫的弟弟已经有了孩子,觉得无所谓。但生下男孩后,姐姐的争取还是失败了。之后,母亲的希望就寄托在向佳身上。

母亲强势,父亲去世后,向佳觉得她更习惯用心理暗示来绑架自己,比如「要怪就怪你自己命不好」。有时也会示弱——「我错在没有事先问清楚,你和姐姐谁愿意留家里,就擅自做主留你,原来你不愿意留家里。」

反抗无效,这还是她身上的担子。毕竟她有亏欠,觉得因为给自己治病,家里走了下坡路。和丈夫相亲时,母亲倒是没有意见。知道丈夫答应头胎随母姓,母亲连说要给男方彩礼,但丈夫家拒绝了上门女婿的要求,还是出了8万彩礼,向佳母亲拿出了6万嫁妆。

婆家反悔要改姓之后,向佳母亲也觉得受到了欺骗。结婚时答应好好的,如果现在改过来,面子往哪里搁?然而,看到女儿的争吵,她又劝,不要因为现实的问题把家庭闹散。最后说,不要这个姓了,就跟他们姓吧。但向佳不愿意了——

经过这一遭,她想不明白两性在婚育上的付出与权力平衡。「很多时候就觉得矛盾,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因为所有人都这样。」

「一件小事」

学者曹丽娟曾对江苏昆山5对产生姓氏之争的夫妻进行访谈。她了解到,为了缓和矛盾,许多夫妻采取的解决方式是生二胎,使用复合姓氏,或取两个名字等,「这种争论没有章法可循,只能根据人伦情理进行协调。」 

离婚的念头闪过很多次,这是向佳最后的办法。1月底,她找了律师咨询。对方说,孩子两岁以前,都会判给母亲。但也劝她,这是一件小事,不必走到这一步。

那时,孩子在婆婆的巴中老家。趁丈夫回老家去参加朋友婚礼,她也一起回去,与婆婆谈判。婆婆的反应很大,让向佳为她考虑,「你嫂子身体也一般,以后不会再催她去要二胎,你的身体也不是特别好,养一个孩子就可以了,你要为我们想一下,为做父母的想一下,我肯定还是想要留一个后……」向佳又觉得,孩子变成了婆婆的归属品

她还想过去试管,甚至代孕,生个二胎,但最后发现这一切都没什么意义——「没办法靠一个孩子来实现你的价值。」 妥协来得毫无预兆。2月底,为了这事,向佳的母亲和婆婆都跑到成都,还没吵出所以然,小孩突然得了支气管炎。两家搁置了争议,去医院伺候起「孙子」来。

那时,向佳也感染了支原体肺炎,去医院复查,医生说使用的一些化疗药物,还是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姐姐出面劝她,给孩子改回夫姓吧,也别想二胎了。她说,自己已经有了生二胎的计划,和姐夫商量好,这次随母姓——「相当于她替我把我们家的任务完成了。」 

向佳丈夫后来说,儿子周岁再去改姓,新的名字,还是留下后两个字,就把姓改了。她没有意见。咨询过的离婚律师来问她,最近怎么样?她也不再回复。

小孩已经9个半月了,长了七颗牙,文静不吵闹,生病的时候也只会一直让人抱着。丈夫性格急躁,所有人都说无论样貌和性格,都像向佳多一些。她想,未来的某个时刻,要跟儿子说,他曾经跟妈妈姓了一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