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30411:在关系的碰撞中,请多去看到出现了怎样的自己

(2023-05-24 12:21:33)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一下子不晓得说什么,就是觉得自己过的很扯,租住的地方去上班,要转两道地铁,两头要走,时间长了搞的人很辛苦,然后会有不定时的加班,这样回家时间就更晚了。

 

再就是离爸爸那也不近,然后休息就是去看他,又是要两头走,明明是直线距离,但就是要变成一个Z字,就是要拐两下,很浪费时间,也很累人,明明直线很近的,但就是要七里八里的拐来拐去,花很多冤枉功夫。

 

还有就是没有能力去面对,然后很多东西就迎面而来,应付不过来,能力不足,经验也不足,静不下心来,总是被外界因素给影响,自己也很容易被影响,空下来的时候,就觉得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的生活工作自己做不了主,总感觉自己被推着在走一样,没有掌握在手,成竹在胸的感觉,生活工作都是这样的。

 

生活里,像是和父母绑定了一样的,过的也很扯,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我为自己做了什么,妈妈总是在打仗,我其实帮不上忙,但她又没人商量,小到对房租水电,写这申请,那申请,大到房屋维权,一般我是从最开始,条理很清楚,事情很明白,到最后我基本不知道她到底想干嘛,意图是什么,然后特别情绪化,说不得,一说一问就炸了,或者是很委屈。我都很奇怪这是在外面怎么把事给办了的,怎么在我这里就是这么的情绪化。

 

然后妈妈总想安排我,特别担心我,我不想迁户口,但非要迁,最后也迁了,这也让我觉得很扯,最后事也没办成,那么为我,但我真的没觉得有尊重我,因为办事,要考虑清楚,我是很清楚,办不成的原因在哪里,不是户口,但就要这么扯着办,然后是为你好,只是现实不允许。而且这样把户口迁了,对妈妈的利益也是受损的,这样做,也是做了个寂寞。能帮我就帮我,不要替我。真的也老了,有那个心没那个力了,不要瞎搅和。

 

工作里就是,是什么就是什么,很直接,没有话外音,尽说大实话,也不夹抢带棒的说话做事。

 

我不知道怎么为自己打算了,自己想要啥,但做辅助,做助攻蛮好,为别人着想蛮好,和别人打配合也蛮好,但到自己这里,好像就没底,没主意的感觉,然后记性也不好,很多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索引条目:

 

 



 

 

1我们常常习惯站在自己的体验想法角度去看人事物,就会忽略对方的想法角度感受和体验,人际冲突就会发生。

 

2我们自己常常都搞不定自己,何况自己之外的别人。

 

3每个人那里的“不同”,对自己之外的人来说,都是要去做关于接纳和学习的功课。

 

4很多人追求主动掌控感,避免被动安排感,可以理解,只是成熟的生命都会发现:被外界安排竭尽全力依然做不了主的被动感,比比皆是,因为只要有不同的人事物关系存在,那么学习接受外界的安排和发生,就成了生命必修课。

 

5 对外界越多的抱怨和指责,常常只是在说:我没办法接纳如是发生的一切。

 

6 总是指望外界,常常在表达—我能力不足,所以请满足我,否则面对困难我将一筹莫展。

 

7 不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以常常不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生活,靠近自己,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内在清楚稳定,外在就会气定神闲。

 

8 跟父母和平相处有捷径吗?有的---去辨认且拥有父母言行背后的心意情爱,即可!

 

9 有很多父母在红尘生活层面,看上去难以相处,于是做子女的常常在表面言行上跟父母对抗,隔离,逃开等,于是也发展且固定了一套和父母互动的模式,与其说父母难以相处,最终不如说自己这里形成的固定模式也套牢了自己。

 

10 我们总是习惯了在跟同事关系的互动中去说是非对错,于是纷争不断,常常就止步于此,人际关系就只能好坏参半,其实往前一步,会出现新的风景---去看看互动中呈现的自己,那正是对方感受和看到的你自己,你就能获得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

 

11拿到什么碗,就吃着碗里的饭,且能津津有味吃着的人,才是接受如是,活在当下的智慧生命。

 

12、我们总是急于在外界找答案,比如在职场或者身边人(诸如父母)那里找到让自己安静且轻松的答案,真正让自己不疾不徐安静生活的答案只能是自己的内心。

 

13有时候为人简单,呈现的是处理复杂的人事物之后的能力匮乏。

 

14慢慢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中自己做主,自己承担责任,如此,慢慢能活出有主见有力量的自己。

 

15在关系的互动碰撞中去看到怎样的自己出现,反而会让自己越来越有自知之明,越来越清明、稳定和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