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30314:来自墨尔本的困惑---我不知该怎么跟10岁的女儿相处

(2023-05-12 10:38:28)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我是一个10岁女孩的妈妈。

 

在有孩子之前,我一直拼命地往前冲,从农村到城里,再到国外,再到另一个国家,然后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可是到哪里都觉得不舒服,很迷茫,还想继续换地方。直到有了孩子,跑不动了,生活中的问题无法通过逃避来解决,我被卡在了问题的荆棘丛里,每走一步都被刺痛。

 

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因为孩子生下来是完美的,是一张白纸。我自己判断自己是一个性格有很多缺陷,情绪不稳定和特别焦虑的人,我觉得我的人生充满了很多负面的情绪和体验。我很期望我的女儿有一个乐观开朗和放松的心态。我一直有一个认知就是身体的疾病虽然痛苦,心理的问题更痛苦。

 

从孩子两岁左右开始,我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的问题。

 

女儿在墨尔本出生,中文是第二语言,她在中文补习班上的成绩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她有很多的压力。记得有一次写生字 喝水的喝,她写下来 觉得没有写好,就擦掉重写,写了很多遍。我说:孩子,你擦掉的字写得比妈妈写的都好很多,不要擦。她不听,边哭边写,带着难过 抱怨 对抗的情绪写了十多遍。有一次女儿对我说:妈妈 如果我有三个愿望,我的第一个愿望是不学中文,第二个愿望是不学中文,第三个愿望是不学中文。可是当我真的决定把中文补习课取消的时候,女儿又不同意。我问她为什么,可是我们不能有效地沟通。

 

我在和女儿的关系里遇到很多的问题,我特别无力,我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自己虽然年龄40多岁了,心理上却一点也不成熟稳定。

 

遇到孩子的问题,我有时候会情绪失控,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特别失败,孩子工作婚姻

 

亲戚朋友关系都搞不定。感觉特别无力 悲伤 愤怒,不能接受自己,恨我自己无能。

 

我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到快乐和幸福。在过去的8年左右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想改变自己 成为一个我想成为的人。

 

我会在网上搜寻世界上最有名的开悟的导师,参加他们的线上课程,看他们的视频,读他们的书。我想把所有心灵成长开悟的导师的经验都学过来,就有可能解决我的问题。我还找了一个人生教练学了两年。虽然我自己感觉我的情绪稳定性比十年前有了提高,我现在的状态还是很混乱 很焦虑和很无力。

 

参加节目的想法:

 

过去几年一直收听今晚我和你的节目,听节目参与者的故事,看到我自己的影子,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我在心灵成长的路上拼命地奔跑了8年,感觉自己卡住了,进步不了。想请亚新老师帮助我找到一个方向,链接自己,成为一个我想成为的人。

 

我有几个问题:

 

1我想链接自己。可是怎么和自己建立连接呢?每次我的老师们通过冥想或者催眠来带领我回到童年的时候去感受,我都没有办法去感受和看见童年的自己。

 

2我怎么接受自己呢?头脑中充满了对自己的批判,厌恶,打压和不接受。尽管我看了很多爱自己 接受自己的书和视频,头脑的批判还是特别强烈 无处不在。

 

3怎样和孩子沟通 建立连接呢?我很信任我的人生导师,我把自己的所有的经历 包括很多我需要极力隐藏的经历和不好的想法都告诉她。我也很想我的女儿信任我,对我敞开心扉。我想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理想中的自己,成为女儿的人生导师。

 

 


 

 

索引条目:

 

 

 


 

1亲子关系中,父母总会聚焦在孩子那里,但在头脑固有模式下,聚焦孩子也不过是句空话和谎言---父母并未看向孩子那个生命,而是聚焦在所谓的问题那里,所以其实已经失焦,失去了真正的那个焦点—孩子!

 

2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常常无意识聚焦孩子的问题,失焦孩子,也从来不去觉察亲子关系里的自己,所以也失焦自己,在关系的两端--自己和孩子这里,焦点都失去了,盯着问题穷追不舍,当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生一路会收获无穷无尽的问题。

 

3我们总是在费尽心机思考和描述问题,却无法顺着问题到达人那里去,所以我们的爱总是无法到达对方那里,爱也就无法达成。

 

4我们对自己的感受、情绪、渴望、需求、期待、愿望、热情和爱等都不在意,也不尊重,所以我们也就对这个世界里呈现出来的感受、渴望、需求、期待、愿望、热情和爱都并不在意和尊重,连接真实的自己和外界,就非常困难。

 

5我们常常能感觉到自己内在的感受情绪和渴望需求等,只是不习惯或者害怕表达,拿出去的就是沉默或者迎合或者讨好或对抗的自己,我们并非不真实,只是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们无法将真实如是呈现给关系和他人。

 

6我们的沟通常常只是在表达观点,呈现分析,展现结论,陈列是非对错,捍卫道理原则标准等,只是在思维层面在“较量”,对于真正的沟通,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呈现情感,拿出爱和热情,把生命层面的东西掏出来,不然那只是虚假的沟通。

 

7我不想把不好的给孩子---这大概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最容易理解的想法,可是如果真的这样做,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的崩塌,这如同你无法把365天的晴朗送给孩子一样---与其渴求完美,不如袒露真实。

 

8出于恐惧所出现的言行,往往产生更大的恐惧;从爱本身直接拿出去的,结果反而都不赖。

 

9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父母,养不出一个真正松弛自在的孩子;一个每天焦虑恐惧的父母,也养不出一个一生轻松快乐的孩子---一个每天忙碌不堪的父母,期待孩子闲散自由,这种分裂,来自父母本身的分裂状态,而事实是忙碌辛苦的父母看到孩子自在轻松,就会上去给一巴掌:还不赶紧做事?!

 

10一个有着完美主义情结的孩子,TA的身边一定站着一个渴求完美严苛对自己和世界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两个都是。

 

11、全天下的父母其实活在虚假的梦中:以为自己拿出的是特别爱孩子,掏心掏肺的自己,殊不知这是父母对自己最大的误解---其实我们是拿出焦虑、担心、害怕、无力、慌乱、讲道理且“伟光正”的自己给孩子,给出的爱,并非自己以为的那样多、那样深。

 

12不让人出现,沟通无法展现;不让生命出现,关系无法呈现。

 

13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妄图抓住外界,却不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回到自己这里来---我们总是擅长设计和使用射出子弹的枪,却找不到回归自己的路。

 

14要想跟孩子真实连接,首先要父母跟自己的真实连接起来---自己没有的,拿什么给别人?

 

15真正的感受,是远离了头脑固有模式之后的生命,对外在人事物最纯然、最本真的回应,那里面充满了每个当下最灵动的道德、美、热情和爱。

 

16父母们别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深深凝望孩子那个生命,你要的美好就会出现。

 

17父母请多凝视自己这个生命,看看把怎样的自己放置到了各个关系之中。

 

18“我不会跟孩子沟通”,这是多么诚实的一个妈妈,这样的妈妈也就来到了亲子沟通真正的起点之上。

 

19“我不知道怎么当妈妈”,这是众多妈妈的真实,可能坦然承认这一点的妈妈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无知反而无畏,胆大妄为理直气壮霍霍孩子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