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3-15 10:43:03)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主动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的电话,开门见山就说想跟亚新老师聊聊家庭,聊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男性——爸爸和爷爷。并且很直白地表达她参与节目的初心,就是想提醒听众朋友们要珍惜自己的家人。因为她的爸爸和爷爷都去世了。

 

当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很平淡而直接地脱口而出“想要大家珍惜自己的家人”,我一下子被击中了!既震撼又感动,先是眼眶发热,然后周身都有热流涌动,这种激动持续了很久。

 

重大丧失的主题在《今晚我和你》节目中并不少见,而且冲击力都很大。从十二年前我刚刚开始结缘这档节目时听到的恩爱夫妻一起自驾出游不幸遭遇车祸痛失爱侣的妻子的嚎哭,到几年前幼女因为意外而坠亡后痛悔不已的母亲的悲泣,还有没来得及和解突然间就与父亲阴阳两隔的女儿的遗憾,回首丧母之痛就悲从中来感觉从此心里缺了一块的儿子的哀伤……

 

 一个四岁多就失去父亲、六岁才知道真相、从小没见过爷爷的九岁小女孩,和一位电台主持人在电波里谈家庭谈生死,就是为了忠告广大的听友懂得珍惜家人,全程都那么的淡定、平和,并没有早熟的沉重和压抑,依然带着她这个年龄的稚气和可爱,既给了我“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冲击,更是春雨一般温润而透彻的滋养。

 

这个孩子不一般!这个不一般的孩子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情感连接方面,在爱这件最伟大的事情上,孩子天然就是我们成人的老师。

 

一个成年男子面对父母的逝去尚且觉得天都塌了,恨不能舍下年幼的孩子追随父母而去,何况一个年幼的孩子呢?我们一般都会想当然地觉得孩子是承受不住这样的丧失和打击的,所以不忍也不会在第一时间让孩子知晓实情。

 

这当然是对幼小孩子的必要保护和爱,毕竟对一个懵懂幼童来说,要理解死亡是一件困难且残忍的事情。一个生命中朝夕相处的重要家人突然就从生活中消失了,而且从此就没有任何消息,在这样一个通讯发达的时代,又能对孩子隐瞒多久呢?

 

 这个九岁的孩子在节目中说到爸爸,依然会问:为什么爸爸会走的那么的突然?她自己也在找答案,她清晰地记得爸爸生前的生活习惯,刚刚吃完饭就接着吃零食;晚上睡得很晚,刷手机刷到手机发烫;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来;生病了也不肯去医院看医生……现在的她都觉得爸爸这样的生活是不对劲的。

 

 而且她告诉亚新老师,家人骗她说爸爸去了美国,其实她一直都不太相信。不要小看孩子,孩子也会有基本的逻辑判断和质疑:爸爸每次出门都会打招呼,去美国这么远怎么会不辞而别呢?而且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呢?

 所以在她六岁多的一个晚上,当她再次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来”,妈妈告诉了她实情。

 

 亚新老师问她受得了吗,她坦言“受不了”,特别的难受。她说那个晚上她根本没有睡着,哭了一晚上,妈妈也一直陪着她。第二天她还是正常去上了幼儿园,虽然心情不太好,但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没有发现她有什么异样。

 

 所以孩子和成人一样,面对这样的重大丧失情感上会受不了,很难接受。但是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并不会被真相击垮,而是自然地接受如是也表达如是,没有过多的抗拒,更没有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

 

亚新老师问她恨不恨大人们骗了她,她说不恨,恨他们有什么用呢?事情都已经这样了,恨也改变不了什么。小小的她就是不明白爸爸为什么会走,也有些自责自己不应该任由爸爸在家里不去看医生。她的想不通和自责都是在表达对爸爸的思念和不舍,希望爸爸要是还活着该有多好,哪怕是那样一个作息不规律、爱吃零食、爱玩手机、总是躺在床上的爸爸,只要有爸爸这个人的存在,小小的她愿意等到爸爸睡着了,为爸爸关掉已经发烫的手机。

 

孩子的心就是这样的干净、透明、简单、纯粹,就像清澈见底的山泉。

 

亚新老师又陪着这个小嘉宾聊到了她的爷爷,她用奇葩来形容从奶奶和妈妈那里听到的爷爷的一些经历,她说到了爷爷离开的日子是雷锋纪念日,还有爷爷是如何被寄养到邻居家而改姓,从此也改变了她爸爸和她的姓氏和命运。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就在“寻根”,就在下意识地跟自己的生命源头去连接,虽然她已经快不记得爸爸的样子,而那个“奇葩”爷爷更是从未谋面,但是小小的她凭借有限的素材,努力在弄清自己生命的来处。因为父亲走后她就跟随妈妈回到了妈妈的原生家庭这边,敏感的幼小生命本能地感受到了滋养她生命的水流的变化,就像一尾突然换了一个池子的鱼,分外地怀念也潜意识里十分地清楚自己还属于另外一个池子。多么智慧的小生命!

 

这一期听似波澜不惊的节目,没有痛彻心扉的嚎哭,没有沉重压抑的饮泣,亚新老师陪着一个九岁小女孩给我们每个成年人不动声色地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

 

她教会我们关于生命关于爱的以下重要内容:

 

第一,永远不要小看孩子,未受红尘世界污染的孩子生命反而更如是,更自然,更接纳,更柔韧,更澄澈,也更强大。

 

第二,无常是常,孩子并不因为其幼小就得以“赦免”,无常面前众生平等,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重大丧失带来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之大、伤害之深,并不是丧失本身决定的,而是遭遇冲击的生命个体的生命成长质量所决定的。真相并不伤人。作为孩子并不会因为其幼小就必然受到的影响更大、伤害更深,孩子的直接哺育者的陪伴质量才是关键。

 

非常荣幸,我是这个了不起的小女孩的父母的朋友,我也有幸见证了幼年丧父的她是如何走过这段历程,她的心灵何以能如此健康且强大!

 

因为她和她的母亲有两个强大的支持系统——她父母的原生家庭和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前者给了她们母女物质上的保障和情感上的支持,而后者则是她们娘俩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专业且强大的后盾。自从孩子的父亲走后,当孩子跟妈妈说想爸爸,问爸爸去哪了,为什么不打电话,妈妈就慌了,就会来到武汉雅心的群里求助。不管多晚亚新老师和群里的小伙伴都会出来陪伴和支持,接住妈妈的情绪,并且指导妈妈:不知道怎么说就不说,听着就好,不要打断孩子,她愿意你就抱抱她,她拒绝你就陪在她旁边聆听,受不了也别跑。慢慢的妈妈就越来越镇静,越来越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抱持,因为妈妈在武汉雅心团队的老师和同学那里有了足够的被抱持被懂得被聆听的体验。而且妈妈也慢慢能够看到孩子的如是和接纳,会发现孩子反而是走在她前面的。

 

某种意义上说,隐瞒孩子也是因为成人自己需要时间来做心理建设,接受哀伤辅导,去面对真相。只有安放好自己的丧失之痛,内在才有空间和容器来接纳孩子的哀伤和泪水,才有力量和底气来给予孩子支持和陪伴。

 

第三,丧失和无常是一份无比厚重的生命礼物,但是这是一份多么痛的礼物。当爱无法唤醒我们,生命就会用痛苦来唤醒我们,当痛苦无法唤醒我们,那么生命就会用失去来唤醒我们。丧失不仅仅在敲响失去的丧钟,也在吹响生命觉醒的号角。在孩子的父亲离世之后,这位母亲投身到武汉雅心团队,开始勇敢敞开,借助团队的专业力量面对自己内在的伤点痛点卡点;在现实生活中落地扎根,完成社会化适应;在跟原生家庭和婆家的关系上,接受专业意见,按照规律生活,和原生家庭和解,也和婆婆和解,不再对抗和隔离,让孩子接受到父母双方的众多亲人的关爱和滋养。

 

伴随着母亲的成长,孩子小小的生命也按照正常的节奏活泼灵动自然地生长着,身心健康,学业优秀。就在我码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微信里听到她一边洗澡一边快乐地哼唱《阿楚姑娘》的歌声,当她知道妈妈在跟我发语音,还特地唱得更大声更清晰,要知道她小时候是一个非常沉闷和郁郁寡欢的孩子,现在却越来越放松,越来越俏皮,发自内心地开心和快乐。她并不像妈妈曾经担心的那样会因为爸爸去世感到自卑,反而大方地告诉老师同学自己真实的家庭情况,自然地流露对爸爸的思念,真实地表达对有爸爸陪伴的孩子的羡慕。

 

第四,我们都活在家族和家庭的内在能量场里,和生命源头连接是每个生命最本能的冲动和渴望。在我们的一般认知里,离世就代表着没有和空缺,就会加倍心疼和补偿丧父或者丧母的孩子,却不知在内在世界里虽然肉身不在,但父亲或者母亲的位置一直都在。对于孩子来说,比父母双全更重要的反而是家庭的能量场,一个生命存在的能量场域,并不会随着肉身的消失而消失。不仅是父母,我们每个人原始家族的祖先的位置都一直存在,从未消失。他们所代表的生命能量场域也一直都在那里,默默影响着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懂连接不懂爱,会养出父母双全的孤儿;遵循规律去生活,孩子带着遗憾也能活在丰盛圆满的爱里,健康快乐地拔节成长!

 

这个勇敢沉静、内心强大的小女孩在接受父亲离开的巨大遗憾的同时,终有一天也会明白和感恩父亲用自己的生命带给她的人生礼物——用生命唤醒了她的母亲,让她能走出曾经三口之家与外界隔离的藩篱,回归到父母的家族河流里,接受生命源头的滋养,在一个缺少父亲身影但是不缺爱和温暖的家庭能量场里健康成长!

 

亲爱的孩子,祝福你,谢谢你!谢谢小小的你给我们上了一堂温暖深刻的生命教育课,关于珍惜,关于觉醒,关于失去和拥有,关于规律和爱!愿更多的生命都能在爱里醒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