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221204:让自己心无旁骛走过从不会到会的全部过程

(2023-03-04 14:17:27)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今天早上回听节目,正巧播的我去年的讲述,时间差不多正好一年,上次节目说的是我无法坚持长期做一份工作。老师指出来,我是因为镜中我导致的内在自我认定有问题。

 

感谢老师的节目,上次节目后不久,我就有了动力,马上找到了工作,然后也没有做多久,就又换了工作,这一年,我换了差不多4次工作。每次都是我主动提出离职的。但这一年换的4次工作,大多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觉得工作和家庭无法协调好。因为,我老公长期在外地工作,家里小孩需要人照顾,只能是我迁就孩子的时间而我之前的工作,换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我想逃离,因为我觉得我的工作没做好,或者即将做不好了,所以想在还没有被别人看到我做的很差的时侯,赶紧离开,避免别人发现我的不堪。

 

目前工作上,时间上和孩子时间相当契合,工作内容也在我能力范围内,以目前的工作要求来看,我做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但我自已有时给自已评估,觉得如果考核标准再高一些,对我可能就不行了,而且我内在还有个声音,就是这份工作的收入太低了,还得再多赚点钱才行。但如果,我想再多赚点钱,我又不想付出行动,因为觉得现在这个状态,家庭好不容易平衡了,再多给自已加点压力,我的能力或者精力其实是达不到的。

 

就是,内在是两种声音,一种是现在的工作要求,我个人的感觉是比较轻松的。还有点小成就感。但如果要求再高一些,我就会很害怕,觉得自已搞不定。但又想让自已能达到那个更高的要求。一想到我自已定的目标,我是达不到的,内在依然觉得自已是不行的。而这个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和老公。

 

对于,这样的自已,我该怎么办?

 

我觉得我始终内在是觉得自已不行的,那个很行的自已,怎么可能是我?但又非常想证明自已行,但最后还是会得出一个结果,就是你还是达不到要求。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希望老师能帮帮我,我想知道真实的自已到底是什么样的。想知道,那个行的声音为什么反复出现,为什么最后又都是感觉到自已不行,我到底是行还是不行?我该用哪个标准要求自已?后面的路,我能不能通过努力,找到那个“行”的自已,还是一生与那个“不行”为伴?就在,结束这个摘要的时侯,我突然发,那个行,我是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辛苦,可能还不一定能达到。那个不行,就是我随便做做,就能轻松达到的自已。

 

自已一边内在渴望成为那个行的自已,但一边行动上,其实还是想躺平,不想那么辛苦的自已。

 

但这个躺平的自已,能做到的事,确实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内在告诉她,她还必须做得更好才算成功。可那个更好,她好象真的做不到。于是,行动上是不想去做的。

 

生命就在那个躺平的状态下,和那个要做更好自已的个状态下,来回拉扯。

 

 

 

 

 

索引条目:

 

 

 

 

1 长大了的我们,常常深受小时候自己的牵引---往前流逝的是岁月,拉住我们的是过往。

 

2 我们常常被要求做到做好,却不允许生命从不好走到好,从不会走到会的过程。

 

3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愿望往往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完成要求的过程中,各式各样的父母就粉墨登场,于是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孩子。

 

4 当孩子在学习生活的时候,往往还要付出很多的精力来应付父母强烈且持续性的干扰---这常常体现在父母不问青红皂白的严厉态度,无处不在的苛责言行,甚至情绪失控后的打骂---这对孩子学习能力、创造力乃至生命力是巨大的伤害。

 

5 殚精竭力付出一切的父母常常活成了孩子难以逾越的障碍和难以面对的功课,这是满心有爱,却用非爱言行跟孩子互动的父母最意想不到的悲哀结果。

 

6 父母只习惯用高标准严要求和非爱言行去“改造孩子”, 孩子往往拼尽了全力却达不到父母要求,于是孩子往往就会觉得自己很笨,很糟糕,一无是处,处处不如别人,对成功没有体验,反而对失败有着难以磨灭的深刻体验,这些负面体验就深深限制了孩子一生的成长和未来。

 

7父母以为拿出的是自己的良苦用心和爱,殊不知孩子那里感受到的是嫌弃、否定、打压和控制,还有随之而来的惶恐、害怕和恐惧,压根都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支持。

 

8我学什么都不如别人,做事不可能成功----就成了孩子的生命内在语,也就成了孩子一生难以突破的魔咒。

 

9 一个孩子那里的如是是什么,是成年后的我们陪伴和懂得内在受伤小孩很关键且重要的一个内容。

 

10 当过去的父母没有做到允许自己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自然过程,那么我们就自己开始来接管陪伴自己的任务,允许自己开始去体验从不会到会的如是过程,于是我们就获得了不一样的新鲜体验,摆脱过去继而生命成长就来了。

 

11孩子不会就是不会,也仅仅只是不会而已,对不会进行的各种评判,才是可怕又糟糕的事情,所以能有踩下评判的刹车的能力就至关重要。

 

12我们不懂就是不懂,不熟悉的领域,就是不熟悉,仅此而已,那么需要做的不是评判,而是自然而然的去把不懂弄懂,不熟悉变成熟悉的这个如是摸索体验过程做好,即可。

 

13摸索体验的过程,会有所谓的受挫,也会有所谓的顺畅,在摸索和体验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切,这叫做生命发展和丰盛,而不是评判的失败和成功。

 

14我们按照事物如是样子去尽力而为,而不是脱离如是按照道理原则便准去做,我们就自在且轻松,活力满满。

 

15顺应生命内在的热情和爱,而不是被恐吓和害怕驱使,去做大大小小的事情,每件事情都会非常美好,这份美好贯穿全过程,而不被结果所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