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用说不,在告诉父母什么(8期学员邓丽——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3-02-22 10:50:38)
标签:

育儿

分类: 雅心原创团


缺位很久的父母在归位后,想要和孩子亲密,会发生什么呢?

 

一、缺位父母的无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父母的缺位,也就是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方或者双方因为某些原因不在孩子身边,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或者父母虽然和孩子住在一起,但很少履行自己身为父母这个角色的职责,只关注孩子物质、学习等层面,对孩子的精神、人格、品行等层面没有给予重视。

 

那父母缺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关系的不亲近,因为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与生活,对于孩子的一切是不熟悉的,尤其对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无法进入的,想要靠近孩子,却找不到办法,也感到无能为力。

 

如同打进《今晚我和你》节目电话咨询的这位妈妈,在读研究生的女儿在这次暑假回来后,孩子和妈妈的互动中,妈妈说一句,孩子会回怼十句,而且怼的有理有据让人无法反驳,妈妈感到很无力,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沟通,也感到很委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了解到,这位妈妈虽然结婚生子多年,但是心一直在原生家庭,看向自己的父母,关注父母尤其与母亲内在过度纠缠。而对于自己的新生家庭,并没有真正的融入和重视。于是,她在组成新生家庭以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出现了问题。经过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的学习,她开始学会爱父母但不因此掉入父母的问题中。也开始去做一位妻子,去经营自己的小家,和自己真正的和解。在她成长过后,她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陪伴是缺失的,以至于孩子和父亲更加亲近,但父亲没有经过学习,爱孩子却没有更多的能力去懂孩子,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对待孩子。于是她决定:这次孩子放暑假回来,我一定要好好对孩子,做一位好妈妈。

 

但现实啪啪打脸,教孩子做菜的时候,孩子害怕油溅到自己的身上,妈妈忍不住指手画脚,几次下来,孩子拒绝妈妈在一旁教自己做菜,觉得妈妈只要给出菜谱就好。可是对菜谱,孩子还是不满意,认为这和抖音上的没有区别。妈妈因为女儿的互怼与拒绝感觉委屈和无力,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我真的很爱孩子,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连接。

 

二、不是连接问题

 

《今晚我和你》主持人亚新老师听完她的讲述,问她: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这位妈妈说,因为孩子缺少和我亲密的体验,缺少连接。亚新老师道出一个如是的真相,这并不是连接问题,你们的连接已经在发生了。

 

这个发生就藏在孩子和妈妈的互动中,孩子对待妈妈的反应和变化中。因为妈妈的缺位,孩子和父亲更为亲近,孩子有不舒服,就会和父亲闹情绪,很少和妈妈交流,所以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不亲近的。

 

 

但孩子这次暑假回来,原本和妈妈不交流到现在回怼妈妈很多。其实在呈现两个如是的真相。一是孩子内心对妈妈早已不满,这种不满源自妈妈的缺位带给孩子的心理缺失。所以回怼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实际上是孩子渴望妈妈归位已久的情绪上的释放。二是,妈妈看不到孩子从不和妈妈说话到和妈妈学做菜,再在妈妈面前有情绪这些关系的变化,就如同孩子在父亲那里会发脾气一样,这反而说明了母女的关系对比以前,其实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因为只有在信任的关系里面,我们才会本能的暴露自己的情绪和不舒服,我们不会在浅层关系里面毫无顾忌的释放情绪,越陌生,反而越有所顾忌。

 

但妈妈看不到,以为这是连接问题。实际上关系的连接已经发生。妈妈走向孩子,孩子也在走向妈妈,两个人已经在内在朝向彼此移动。妈妈看到的,更多是表面关系的冲突,看到的是孩子拒绝自己靠近。

 

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连接问题,而是连接后,如何看到孩子,如何真正读懂孩子的问题。

 

三、孩子的不,在呈现什么

 

亚新老师在最近的心理谈话节目中,常用即时化技术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与对方的言行在呈现什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许多来访者可能会花上很长时间来描述他们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对将来可能情况的种种设想。即时化则与之不同,它是要帮助来访者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这是治疗者的任务之一。

 

比如孩子跟着妈妈在厨房学做菜,几次冲突过后,孩子开始拒绝妈妈和自己待在厨房,只需要妈妈给出菜谱,但又觉得菜谱和网上的没有多大区别。这里呈现孩子的如是是,孩子对于做菜,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手,妈妈只看到了孩子对于炒菜中对油溅到身上的害怕,随即给出的反应是指导,告诉孩子怎样才能做的更好。也就是妈妈在专注解决孩子炒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却丢失了孩子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做饭的这个人的感受。

 

每个人面对陌生事物内心既抱有期待又会忐忑不安,作为新手,哪怕有人再细致的告诉TA要怎么做,但在实践中,出错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父母是否允许孩子犯错,是否作为已经身经百战的熟手能考虑到事情本身,预见到意外,是否真的能感受到孩子作为新手去做一件事的内心活动,这样,从摘菜到洗菜到炒菜,从份量到火候到用量的把握搭配等等,都会提前告诉孩子,当孩子遇到意外,去肯定孩子,鼓励孩子而不是指手画脚。那孩子,就会愿意妈妈走进自己的世界,待在自己的身边,而不是选择自己孤军奋战。孩子用拒绝在告诉妈妈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哪些是需要调整的。

 

当孩子和妈妈一起走在路上,妈妈总想去摸摸孩子的头,渴望和孩子更亲近,对孩子直接表达我喜欢你我爱你的话语,孩子的反应不是欣然接受,而是排斥抗拒,觉得这些行为和语言是变态的,让人感觉恶心。对此妈妈常常感觉无力,因为这些情感的表达,身体的靠近,都只是在呈现妈妈对孩子的爱,满的已经要溢出来了,这是妈妈对女儿爱的表达。但是女儿用排斥在无声的告诉妈妈,从小和妈妈不亲密的她,面对妈妈直接热烈的表达,是不习惯不适应的。就像一碗高浓度的鸡汤,对已经饿了很久的人来说,喝下去会难以吸收导致消化不良。当然,这也呈现了孩子从小缺少亲密关系的健康模板,每个人亲密关系模板的样态,会无形影响到孩子日后亲密关系的质量。

 

排斥就在表达,妈妈的有些行为是可以再缓一缓的,有些言行是需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给出去,对于亲密对于亲近,从不习惯到习惯,孩子还需要再多一些时间一点点慢慢适应。

 

记得我从武汉回到老家,刚开始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女儿对我是抗拒的,到了晚上不允许我进房,让我睡在客厅的沙发。刚开始我和奶奶一样,感觉作为母亲的权威被挑战,后来我意识到,因为我长久不在家中,虽然我和女儿经常视频联系,但真正的接触,在生活中长期相处的经验很很少的。当我和她的关系进入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必然要打开彼此最真实的相处状态,这些带给孩子内在的震荡,并不亚于一场小的地震,她的内心是抵触的,极度不适应。

 

当我看到这些,我尊重她,一点点的去释放我对她的情感。现在女儿会对我生气撒娇,碰到我在忙没有理会她时,会问我:我不是你的女儿吗?我不是你最爱的人吗?我知道她在等我爱的回应和确认。忙完后,我会走过去抱抱她:你当然是我的女儿,是我最爱的人。或者调侃:那必须是。她也在不断的被确认中,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回到这位妈妈和孩子这里,实际上她们的关系已经来到了全新的起点,只是这个起点是从零开始的,而不是如妈妈期待的那样从十开始。而如是,就是从表面的冲突问题,看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要,去看孩子所看到的画面,去呈现孩子所呈现的世界,去聆听孩子发出的声音。不带意图和头脑妄念,而只是顺应生命本能的爱和亲密去靠近孩子,只有透过表面言行和问题真正懂得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要,第三步才是如何去给出自己的心意情爱、如何回应到孩子的问题。

 

对于所有亲密关系,莫不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