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最好的人生礼物之一是做孩子生命里一面光滑如是的镜子(12期学员如烟——雅心主创团)

(2022-06-07 12:26:59)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一位我很敬佩的朋友打来电话。这位朋友离婚后净身出户,一度斩断了和前夫还有女儿的联系,因为十几年的婚姻里感觉自己已经被掏空了,前夫和女儿就像两个吸血鬼,只有躲得远远的,方能让自己休养生息,一点点重新活过来,这期间她也通过致力于内在探索和生命成长进行自救。因此我们俩也才有缘在武汉雅心人本回归心学生命成长团队产生了交集,并成为了同学和朋友。

 

没有想到的是,通过在武汉雅心两年多的学习,她和女儿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仇人变成了朋友,从前在她眼里一无是处的女儿,变得让她刮目相看,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想按照自己早就定好的目标,去法国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孩子爸爸不是特别支持,提出只有女儿通过了法语考试之后才能出国,但是孩子的法语考试并不理想,毕竟通过自学通过语言考试并不容易,而且老师说,即便通过了语言考试,离比较顺畅地听课和交流也有距离,出国后还是需要到语言学校进行专门的培训的。

 

于是这位把财产全都留给前夫和女儿、发誓不再管父女俩的朋友一口答应女儿,自己愿意支持她出国学习,女儿这个寒假也跟她生活在一起。

 

一旦生活在一起问题就来了,她发现女儿虽然变化很大,但还是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玩游戏、晚睡、不爱收拾,在她看来,你玩五分钟至少要学十分钟吧,但是女儿是玩十分钟才学五分钟,她特别地失望,尤其是跟女儿产生冲突时,女儿会说非常过分的话,比如瞧不起她做体力活,指责她为了一个月两千元的实习工资逼着自己去实习。

 

同时她也担心以女儿目前的状态,出国万一完成不了学业怎么办?她自己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人了,都比女儿要努力,兼职几份工作,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辛辛苦苦赚的钱,供女儿出国,要是女儿是这样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真是觉得不值得。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又回到了离婚前的丧失自我的模式,所以很是纠结,已经夸下海口“你爸爸不支持你我支持你”,现在要是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话,怎么对女儿交代呢?也违背了她说话算数的做人原则呀!

 

所以她特别的苦恼,想听听我的看法。

 

听完她快人快语的讲述,我并没有帮助她去做一个是否守信履约的决定,而是陪她一起去看她的讲述里所呈现出来的那个女儿。

 

当初那么令她那么感动和欣慰,毫不犹豫就愿意在每个月负担房贷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宁可出去兼职做体力活赚钱支持其出国留学的女儿,和现在这个寒假期间玩得多学得少,需要她要求和提醒才愿意分担一些家务的女儿,是不是同一个女儿呢?

 

这个寒假期间在妈妈眼里玩得多学得好、做家务也不主动的女儿,依然是那个自从上大学就很努力、成绩不错、四级考试排年纪前十的女儿;依然是那个非常清晰和明确自己的目标、想要去法国学习自己喜欢的酿酒专业的女儿;依然是那个在学校里早八点到晚八点都待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回到寝室还要自学法语的女儿;依然是那个因为没有通过语言考试被爸爸拒绝承担出国费用,准备去养猪场打工、尽快攒够费用自己供自己出国的女儿。

 

这是个多么好的孩子啊!自我同一性成熟,目标明确且坚定,为了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一,遇到困难不放弃。一个出生和生活在电子网络时代、和时代同步的孩子;寒假期间在家玩得多学的少,这是一个懂得放松和休息、但是也并没有彻底沉溺在游戏里、假期也不忘学习的孩子;要妈妈提醒才分担家务,这是一个从善如流、具有开放性、哪怕不喜欢不习惯也愿意听从妈妈安排、学习承担家务的孩子;说妈妈因为没文化才去做体力活,是一个没把妈妈当外人、在妈妈面前很安全、其实很心疼妈妈做体力话的孩子;一气之下指责妈妈为了2000元逼自己实习,这是一个因为学校通知要回去做实验可能会提前终止实习、不能履行至少工作两个月的实习约定而担心给实习单位添麻烦的、特别着急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意识都很强的孩子,也是一个很信任妈妈、把妈妈当做情绪出口的孩子。

 

她说:是的,我也知道,确实是一个好孩子!只是有些习惯真妈妈眼中习惯不好的孩子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爱玩手机,这是是让人受不了,也让人担心。

 

这位朋友说:听群姐这样一说,还真是的呢!但为什么我一看到她的习惯不好就发毛呢?

 

其实这位朋友自己是一个“拼命三娘”,按照她的标准,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都不达标,如果我们父母都拿着自己的标准去看孩子,就总能看到所谓的问题和不好。正如亚新老师所说:当父母看向孩子的“镜片”是扭曲的,孩子形象也一定是变形的,于是孩子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出现——问题孩子就是如此被创造出来的。

 

红尘我们其实都戴着有色眼镜、凹凸镜在看他人,看孩子。我们都知道并渴望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谁又愿意面目狰狞、鸡飞狗跳呢?谁又不想温柔可亲、母慈子孝呢?为什么做不到呢?本质上不是情绪管理问题,而是我们看不到孩子的自性本体,看不到如是的孩子生命。我们经常说看到,什么是看到?看到一个人的自性本体,才是真正的看到。

 

前两天在武汉雅心的学员分享群陪伴一个同学,这个同学也是一位两个男孩的妈妈。她说到的是和大宝之间的互动。她告诉我说:一个寒假过去了,本来明天早上返校,但是他看到同学准备晚上去学校,他也临时决定要马上去学校,不晓得几迫不及待,开心。但是在这之前他都是表示不愿意上学,觉得寒假太短了。走的时候还跟我抱抱。这个寒假我们在家因为学习的事吵过好多次,但是每次没一会又好了,总是这样,老公总说我们是死脸。

 

“忠实原著”地回应她:其实在这之前他都是表示不愿意上学,觉得寒假太短了。但是一听说有同学已经去了学校,马上也要去,显得那么的迫不及待和开心!可见他是多么的喜欢和自己的小伙伴在一起,在学校的同伴关系有多好!走的时候还跟你抱抱,这是多么擅长进行情感连接的孩子!哪怕这个寒假你们在家因为学习的事吵过好多次,但每次就像孩子之间吵架一样,吵完就好了,他也并没有记仇或者怎样,以至于老公都说你们俩是死脸。

 

她说:是的,他从来不记仇,这不知道算不算个优点,每次都是一会搞别的就好了,

 

我说:其实要说吵,可能也是你作为妈妈去说他,你发脾气什么的,而他当时会顶撞或者不听,但是事后不会记仇,你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个优点,当时是!多么心胸开阔的也懂得妈妈的爱的孩子。他反而是能够穿越表面言行,始终知道你的本来样子,知道你的爱的,所以每次都是一会搞别的就好了,也就是事情过了就过了!

 

她说:是的,谢谢群姐!原来这是心胸开阔啊,又懂我还爱我啊?!那我好开心啊,总是很多不确定!反正我感觉这样还挺好吧,至少他现在不像前几年那样心里怪我,甚至我打他后他恨我,现在总是在我面前为所欲为,但是觉得这样还挺好的,在我有想控制他的念头的时候,他毫不妥协把我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我说:你也发现儿子的另外一个特质,就是非常坚持做自己,在你有想控制他的念头的时候,他毫不妥协就把你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完了也不记仇,不像之前小的时候还会恨你打他,当他能感受到你的控制后面也是爱的时候,他在你面前也越来越有安全感,在你看来就是为所欲为,所以你也感觉挺好的。似乎你总是不确定也看不清孩子的自性本体,你多希望能确定孩子就是拥有这些美好的特质!其实是你要是有这样看到他的能力并且跟他的自性本体互动!

 

这也是咱们武汉雅心亲子课的内容,就是要学习去看到孩子的自性本体,认得孩子的本来样子。这真的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功课和修行,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孩子诸多挑剔和不满,由此产生诸多的焦虑和担心,然后又投射到孩子身上,打着培养和塑造的旗号去控制和打压孩子?就是因为我们缺少这样一双不评判、不走样、不变形的慧眼,能超越自己的狭隘和局限,放下种种的标准和限制,透过孩子的表面言行去看到如是的孩子,看到孩子的自性本体。

 

在《今晚我和你》节目里,也经常会有父母来倾诉关于孩子的苦恼,比如有一位13岁男孩的妈妈就忧心忡忡地说:儿子读初中以来,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要6点就起床。晚上有的时候十一、二点才能上床睡觉。他可能也是还没有适应过来,就觉得生活很苦,干嘛要读书呀 !这位妈妈听儿子说这些话感觉自己心惊肉跳的,很怕他想问题越想越极端。

 

但是亚新老师听了却哈哈哈大笑,说要是你孩子是我们家儿子,我会非常喜欢他!可是我现在感觉你看他的眼神都是忧愁的,就觉得这样的孩子以后该怎么办呢?这位妈妈都忍不住吃惊地“啊”了一声。

 

作为听众可能更为吃惊,一个孩子不被自己的妈妈喜欢,而且妈妈听到有人喜欢自己的孩子还那么的惊讶!发生了什么呢?一个妈妈会如此的不喜欢自己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打心底里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被人喜欢?

 

亚新老师告诉这位妈妈,因为她戴着一副“社会化”的眼镜在看自己的孩子,这幅“社会化”的眼镜不仅是用超前的、成熟的眼光来看一个13岁的孩子,而且还是这位妈妈自己的标准、观点、想法,里面可能还有这位妈妈自己未曾觉察、面对和转化的伤点、痛点、卡点等,于是可以想见这位妈妈的眼镜是怎样一副哈哈镜,照出的孩子的问题其实是这幅“问题”眼镜折射出来的问题。而亚新老师用光滑如是的镜子所看到的孩子,是一个非常简单、单纯的、还处在从小学到初中的过度阶段、就是13岁孩子样子的一个很好打交道的孩子,非常的真实、真诚,说的都是“人间清醒”的大实话,所以亚新老师觉得非常可爱,非常喜欢这个还保有如是孩子样的孩子。

 

改善亲子关系,解决亲子问题,其实就是不断去看到孩子、懂得孩子、连接孩子、接纳孩子的过程,借用那英的一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孩子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且这种看到的能力真的是越早就好,父母对孩子的看到才真正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起跑线,因为只有能真正看到孩子的自性本体的父母才能做一面光滑如是的镜子,在孩子生命的最早期就能让孩子透过父母这面镜子的“镜映”效应,建立起自尊自信健康的自恋关系,从而拥有一个稳定又灵活的自我。

 

所以父母们给孩子的最好人生礼物之一就是做孩子生命里的一面光滑如是的镜子,而且越早越好,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福音,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父母能帮助孩子在生命的头三年就施好生命底肥,越来越多的生命都能拥有一个稳定灵活的自我,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