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熊孩子”都是人间清醒(16期学员朱四海——雅心原创团)
(2022-06-07 12:21:45)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一位妈妈打进电话,谈到自己的孩子:
男孩13岁,小学时蛮乖巧,读初中以来,数学成绩好,语文和英语不理想,特别想把数学搞好,花在上面的时间有点多,一个劲想自己弄懂,不睡也要把题目弄懂。
孩子脾气上来怼天怼地怼空气。稍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父母对他不好。对爷爷奶奶也会发脾气。
孩子小学时还有很多朋友,上了初中对现在同学不满意,回家就发牢骚。喜欢跟小学同学玩,用过的旧书包一定要保存好。
孩子早上很难起床。每天放学接他就是耷拉着脸。说到将来想做什么,孩子开玩笑地说开挖掘机把学校推了,不要学校不要学习不要努力了,什么时候结束了就好了。
这位妈妈很苦恼不知道怎么解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挺失望,很怕孩子以后性格改不了,成为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人。
这位妈妈的苦恼和对孩子的担心,电波前的妈妈们一听都很有共鸣,别人家孩子都是牛娃,自家的孩子怎么就是个“熊孩子”?
电波这端的主持人亚新老师笑着说:我觉得你家孩子很健康,我很喜欢他。出生就能躺赢是最好的,这不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吗?你家孩子说学习很辛苦,努力很累,他是一个人间清醒的孩子。
这倒不是主持人安慰打进电话的妈妈,在亚新老师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自带光环,他看到的是来自孩子生命本身的美好和优秀,而不只是父母和外在社会眼中优秀的标准。
在武汉雅心团队的亲子关系支持团队课程里,太多这样的“不可思议”的个案,父母眼里的“熊孩子”在亲子课程里个个都“改头换面”,很快变成了让其他家长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课堂上改变这些“熊孩子”的“魔力”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亚新老师在亲子课堂上给父母呈现的:看到孩子的本质,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永远不要丢弃孩子的神性特质和空性智慧本质。
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眼中总是惹事,爸爸在外地也拿这个孩子没办法,准备放弃这个孩子了。在亲子课堂上当亚新老师问他:“你总是惹事是想告诉爸爸妈妈什么?”孩子说:“是想让妈妈多给爸爸打电话,不想让爸爸妈妈分开。”当孩子的话一出,课堂上的父母们心中一震,那个惹事的小男孩其实是很爱自己的家,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亚新老师让小男孩在课堂上打通爸爸的电话,小男孩对着爸爸说:“爸爸我想你了,我想你多回来看我,一年回来13次。”电话那头的爸爸被孩子的敞开打动,满口答应孩子,会多打电话给孩子妈妈,多回家陪们孩子。老师抱着孩子告诉他:“你辛苦了,你是在用惹事来爱着这个家,来让爸爸妈妈连接,爸爸妈妈现在都知道了,他们会面对他们的事情,你可以放下这些去面对你自己的学习。”
第三周,这个小男孩告诉亚新老师,他的作业连续得了13个A,他也当了班干部,从一个惹事头疼的孩子成了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因为课堂上这个孩子的敞开,父亲开始考虑从外地调动回武汉工作,这个家庭的后续是一家人终于团聚,爸爸妈妈的关系变好了,小男孩今年还获得“楚才杯”比赛奖状,妥妥地成了让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出生的时候,被父母们当成哪哪都好的小肉团捧在手心里,可是孩子长大了,父母们越来越失望不满嫌弃。怎么自己家的孩子都成了“熊孩子”?
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那个出生时让我们着迷的让我们开心的特质,都去了哪里呢?
父母们先问问自己,你们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去欣赏一朵花,去聆听虫鸣,去感受身边人事物的美好?像去欣赏一朵花绽放一样,去看看你身边这个充满灵性的孩子?
孩子的本质是区别于外在标准和评判的,从孩子内在闪耀出来的生命的特质。父母们常常是看不懂和看不到孩子的,因为父母的眼里早就没有孩子那个生命,绝大多数只有是非对错道理原则观念等。
电话里这位妈妈看到的是孩子钻牛角尖、固执、害怕改变、脾气不好,是一位学习上性格上都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孩子”。
可主持人亚新老师告诉这位妈妈:你的孩子他挺本真的,没有那么多面具,就是一个13岁孩子的真实样子。他说的都是实话,也是真话。父母是用自己的标准觉得孩子应该怎样。你的孩子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优势学科并且要保持住靠前的排名,他对自己的学习有目标。他喜欢在草地上玩泥巴和捉虫子,是一个很有乐趣的孩子。他把自己的旧书包都保存得很好,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孩子。他会直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是一个不压抑自己情感的孩子。这是一个多么健康的孩子啊。所以我说他是人间清醒,父母们要学习,赶紧报名加入学习吧。
艾克哈特托尔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中告诉父母们:“你也许很爱你的孩子,但是你的爱只是人类的爱,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占有的,会间断的。只有超越了外相,在本体之内,你们是平等的,而只有当你在自己的内在找到了那个无形无相的向度之后,你们的关系才有真爱在其中。”“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其实是渴望被认可,不是在外相的层面,而是在本体的层面被认可。”
武汉雅心团队的亲子课也指出父母们的四个作用:抚养孩子、看到孩子、建立亲密、活出父母自己并协助孩子成为TA自己。
当父母们都有看到孩子内在生命本质的能力,每个“熊孩子”就都是美好如是的他自己,人间清醒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