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这颗种子,你看清了吗?(13期学员菲菲——雅心原创团)

(2022-06-07 12:17:48)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曾读过一个有意思的绘本《安的种子》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

 

挂在自己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的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庙门外的雪扫一下吧。安想。

 

静去查找种莲花的书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坐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

 

本、静、安用不同的方式种下种子是不是很像养育孩子呢,本拿到种子马上想的是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就像家长们普遍认同的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要早学早准备,所想所看的不是孩子,而是优秀;

 

静想“怎么才能种出来呢”,这是把孩子当成了问题,那么所思所做的就是穷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

 

安说我有一颗种子了,只有他看到了种子本身,也才真的拥有了种子,知道一颗莲花种子不能埋在冬天的雪地,也不需要名贵的药水和金罩子。所以他没有像本和静为了“种出莲花”去想各种办法,只是安心的做着日常的事情,春暖花开的时节再将种子放入适合它的池塘,然后静待花开,到了夏季果然长成了盛开的莲花。

 

正如亚新老师所说,当我们错误理解了孩子,而且沿着出错误理解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于是美好如是的孩子和我们渐行渐远,就是必然的结果。只要不给孩子阻碍和干扰,孩子的生命就会有很多自然而然的成长和顺其自然的美好。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养育孩子的经历,我女儿画画上中班时,我给她在幼儿园报了几个延时班培训,培训班其中的一个主题是演讲与口才,任课老师很负责任每次都会跟我交流上课内容和孩子表现。有一次,老师跟我说“孩子对于刚学的内容不敢尝试,有点不自信”,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刚刚就在上周末的轮滑课上,带班的老师也说了同样的话。这让本没有对孩子寄予太多学习要求的我突然有些惊慌失措。在心里想了想画画平时的状态——不积极表现自己、害怕对新事物的挑战和尝试、抢东西都比别的小朋友慢半拍,家里老人也说感觉这孩子反应比别人慢一些。于是,“孩子不自信”就成一个问题,我也开始为此着急、焦虑、并努力想找解决办法。我专门找到擅长亲子关系问题的朋友询问该怎么办,在他们的陪伴下我觉得自己应该接受孩子现在的“不自信”,并去帮助她面对和克服这个难题。作为尽职的母亲我去买书、学习并酝酿着一场重要的改造。

 

我将这些过程写在群邮件里,武汉雅心团队里一位我很信任的同学看了却来问我“你为什么就认定你的孩子不自信呢,直接给她贴上了不自信的标签”,我一下有点懵了。

 

她接着说“就算只看画画那灿烂自在的笑容,我也不相信这个孩子不自信,再说孩子还这么小,怎么会现在就不自信呢”。

 

我说“孩子的两个老师都这么反馈,我观察到她表现出来是面对陌生的事物,陌生的人会反应比较慢,她需较长的时间去适应。比如刚学的演讲内容,刚练习的轮滑技术,其他同学也都是刚学的但马上就敢讲敢滑,但她不敢,她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

 

同学说“对啊,这就是一个孩子的特质啊,而且是一个非常好的特质,第一她很尊重自己的感受,第二她很慎重。这没有什么问题,更无关是否自信。”听到同学的一番话,我有点豁然开朗,也松了一口气。

 

但更加引起我注意的是,虽然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对,但对于面前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却根本看不到,我只是盲目跟随外界的评价,一点怀疑都没有的创造出了“孩子不自信”这个问题,于是孩子成了问题孩子,我所想的就只能是解决它搞定它,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一个原本尊重自己,毫不掩饰害怕和犹豫,稳定而谨慎的孩子会因为妈妈的强行改造,不断的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从而迷失自己,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当我们拿着孩子这颗种子,没有人希望种下龙种收获跳蚤,但是首先是我们看清手上的种子了吗,我们知道她真正需要的营养和呵护是什么吗,我们是在阻碍她还是在助力她?身为父母,请问一问这些问题,再去养育孩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