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读懂孩子的慧眼(23期学员蒋雯——雅心原创团)
(2022-06-07 10:31: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亲子关系 |
听了昨晚的节目,我的脑海呈现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妈妈说:“孩子就数学成绩好,所以在数学上特别较真,不会的题非要自己花很多时间做出来,我要他求助老师,他就是不干,浪费很多的时候。”孩子说:“我数学这么好,遇到这点困难我是可以克服解决的,我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来。。。。。。,耶,终于做出来了,我就说我可以的啊。”我看到一个认为孩子过于执拗,不懂得变通的妈妈,同时我也看到一个在自己的优势学科上很有自信,很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妈妈说:“这孩子脾气一上来就尽给我们找别扭,我坐旁边陪作业,他说我坐那干嘛;我不陪,他又问我为什么不陪他。叛逆期的孩子,看什么都不顺眼,怼天怼地怼空气。”孩子说:“刚上初中,来到新的校园,新的班级,接触的也是新老师新同学,学习的内容和难度增加了不少,我真的好难很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我觉得压力好大,焦虑,怎么样都觉得不舒服。我只能把不满对着我最亲近的人发泄出来,其实这样对他们我也不好受,可我也没办法控制自己,哎,我太难了。”我看到了一个只从表面言行对孩子做回应的妈妈,同时,我也看到一个从小学过度到初中,有很多的不适应,同时又处于青春期刚开始的阶段,想要活出自己的力量,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未知的世界想要自己去探索,可是又有点焦虑担心害怕的13岁男孩。
妈妈说:“这孩子在班上没有什么新朋友,他只跟小学的朋友一起玩,与班上的同学相处不好,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对同学不满。”孩子说:“还是以前一起相处了六年的小学同学好,我知道他们的脾气秉性,谁小气,谁活泼,小学的好朋友都是经过了六年的相处跟我合得来的,现在的新同学脾气秉性都还不清楚,我还没有找到真正跟我合得来的可以做朋友的同学。”我看到一个拿着成人的标准,希望孩子像成人一样带着面具生活的妈妈,同时,我也看到一个活的很本真,喜欢就是喜欢,不满就是不满,一切都写在脸上,活得像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样子的孩子。
妈妈说:“这孩子天天早上叫不起来,每天去学校接他都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还说要开挖掘机把学校挖了,总是叫学习很累,努力很辛苦。”孩子说:“初中的学业负担比小学重了好多,晚上作业搞很晚,早上真的起不来,好想多睡五分钟啊,学习真的好累,好辛苦,好想好好休息一下啊。”我看到一个对孩子的辛苦很无奈的妈妈,同时也看到一个学的很辛苦,很渴望休息,不堪重负的孩子。
妈妈说:“这孩子我们很娇惯,早餐都是买好了送到面前还是不满意,买的包子他说我想吃千层饼,反正就是不满意。”孩子说:“妈妈,我长大了,我只是想自己做主早餐吃什么。”我看到一个为孩子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的妈妈,同时也看到一个慢慢长大,越来越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妈妈说:“这孩子脾气不好,不容易相处,还有些孤僻,喜欢自己玩,这样的个性,以后在社会上不受欢迎,我担心他将来会吃亏。”孩子说:“妈妈,我就是这么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喜欢独处,喜欢自己琢磨事情的人,我不需要太多朋友,有那么三两个玩的好的可以交心的就够了。”我看到一个不接纳自己孩子的妈妈,也看到一个坚持活出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只看到孩子的表面言行,就会对孩子有很多的判断:这孩子这样的个性以后长大了如何在社会上立足?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这么难沟通,这么难相处。等等。而当我们真的看到一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的迷茫、无助、矛盾的时候,我想我们只会有心疼,只会想要多给孩子一点鼓励,只会想要在孩子身边,支持他,帮助他,跟他一起度过这个既特殊又艰难的时期。
那么,如何透过孩子的表面言行看到孩子这样一个生命呢?要是老天爷能借我们一双读懂孩子的慧眼就好了。慧眼我不知道收音机前的父母们能不能找老天爷借到,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我在武汉雅心学习多年,在跟孩子的相处中也是边学习边摸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做父母也是需要学习的。孩子的成长,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往往更注重孩子身体上的成长,比如健康问题,身高问题等,却很容易忽视孩子心理上的成长。这里建议家长们可以买一些关于孩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书,针对自己孩子所处的时期,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了解和学习一下。这样,当孩子再表现出来一些行为特征的时候,你就知道这是处于这个时期孩子本该有的特征,这是正常的,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去给孩子做出回应,是分享经验,还是给与干预,或是接纳包容,这样才能以合适的方式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这就是在跟孩子同频共振。
其次就是,父母真的要把目光从孩子那里收回来,多关注自身的成长,你是怎样的一个父母在陪伴孩子,远比你在陪伴一个怎样的孩子重要得多。当我们把自己活得够明白,够通透。我们就能够给孩子一个通透的明白的父母。说简单一点,就是很多关于亲子教育的文章中提到的,你想要一个宽容的孩子,你自己先成为一个宽容的父母;你想要的一个脾气平和的孩子,你自己先成为一个脾气平和的父母;你想要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你自己先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父母等等。如何提升自己,成长自己呢?来学习吧,通过学习,面对和转化自己内在的伤点痛点卡点盲点狭隘点,就像武侠小说里打通任督二脉一样,你会发现自己真的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