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证明自己只需绽放自己(12期学员如烟——雅心原创团)
(2022-06-06 18:07: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有一个故事,是说三个正常人被当做精神病人送进了疯人院,是如何证明自己是正常人,从而成功走出疯人院的。
甲说:“地球是圆的”,这句话是真理。他觉得讲真理的人总不会被当成是精神病吧!当他第14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护理人员就在他屁股上注射了一针。
乙告诉医生自己是社会学家。知道美国前总统是克林顿,英国前首相是布莱尔。当他说到南太平洋各岛国领袖的名字时,也被打了一针。就再也不敢讲下去了!
丙进去之后,什么话也不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当医护人员给他刮脸的时候,他会对他们说谢谢。第28天的时候,他们就让他出院了。
他出来后马上报警,把甲和乙也解救了出来。
这是一个发生在意大利的真实故事,采访这三个人的记者叫格雷·贝克。格雷·贝克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正常人想证明自己的正常,是非常困难的。也许只有不试图去证明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正常人。
是啊!这简直就是现实世界的寓言:
拼命证明自己其实是疯子的行为,因为疯子不知道自己是疯子,所以要证明自己不是疯子。当人人都想证明自己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成了一个疯人院。难道不是吗?多少人用口若悬河证明自己的聪明,却恰好彰显了自己的愚蠢;多少人用知识渊博证明自己的优秀,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多少人用挥金如土证明自己的富有,其实呈现的是没有底气的匮乏。
谁能走出疯人院呢?就是像丙那样的少数人,他知道自己是正常人,不管在哪里,不管面对谁,他都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应对,他不需要去证明自己是正常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你穿着一件白衣服,你确定自己穿的是一件白衣服,有人说你怎么穿一件黑衣服,你会跟他证明你穿的不是黑衣服而是白衣服吗?
这就要说到如是和标签了,如果你看到的是“黑”或者“白”的标签,你一定会,你还会气死,还会嗤之以鼻,这明明是白色啊,怎么可能是黑色?你简直就是黑白不分!
你甚至还会拉着这个人去找另外一个人来证明:你说我穿的衣服是白色还是黑色?
如果所有的人都附和另外那个人说你穿的就是一件黑衣服啊!你怎么办?
不要说没有可能,如果说你穿的是黑衣服的人是国王呢?没有穿衣服的国王说他自己穿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新衣服,有多少人相信自己的眼睛,又有多少人敢于说出真相?只有一个小孩而已。
那个小孩就是逃出疯人院的丙。《国王的新衣》里的小孩,逃出疯人院的丙,都是这个世界上的少数人——看到如是并且尊重如是的人。
如是是什么?如是就是这个东西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这件衣服是白色,有人说是黑色,我依然知道这件衣服如是的颜色,不管叫白色还是黑色,就是这个如是的颜色。那你说是黑色就是黑色吧!我知道它就是它如是的颜色。
如是是什么?我看到国王没有穿衣服,全国的人都在夸国王的新衣真漂亮,我依然知道所有人说的这个国王的漂亮的新衣是没有穿衣服,这就是我看到的如是。
当一个人总想证明自己,是因为看不到如是的自己。如是是不需要被证明的。只有不认识自己的人,不懂得自己的人,不信任自己的人,才会去证明自己。
一位参与《今晚我和你》节目的女嘉宾,总是被父亲打压和嘲讽,甚至当着她的面把她当做教育孙子的反面教材,令她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和愤怒。
她说:我是个好强的人,很多事我都很不甘心,很想要做好。但是这些年恰恰把自己过的很差。很长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已经抑郁了,无法去上班。这些年也发生了很多事,每次自己努力爬起来一点又狠狠的摔落谷底,让我感觉非常疲惫,也遍体鳞伤。
目前,我想把重心放在学习和工作上,想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过好当下。
虽然自己也将近快四十的人,但我不想过碌碌无为的生活,一方面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同时也感觉有时在较劲在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可以,证明自己不比人差。但有时又觉得这种证明没意思。
在节目中,亚新老师让她自己去看看那个总是拽着父亲拽着其他人来看到的自己是一个怎样的自己,她马上开始哽咽着说:这样的一个我,其实一说就想流泪,这是一个很简单、很纯粹、很认真、有的时候很勇敢、有的时候也很胆小的我。这样的一个我其实是一直就带着伤痕在往前走,身上会有很多刺,不断地爬起来又掉下去,但是这样的一个我,她始终都是在想要往前走。
亚新老师问她:这样的自己你觉得怎么样?
她说:这样的一个自己,我不想用好和坏去评价,我不可能去否定她,因为这是这样的她构成了现在的我。其实我看着这样的自己,我会觉得有一些茫然,她就像一个小怪兽的样子,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但是她只是想自己往前走,她不想伤害人。她只是一直在往前走,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我觉得她真的其实是有力量的。
这时亚新老师提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假如她这辈子就一事无成,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一个女子,然后她会让父亲一直失望,你怎么看她?你还喜欢她吗?你还认可她吗?
之前看似比较接纳自己也感觉有力量的她声音低下去了,很诚实地说:听到了这样的话,我好像有一个对抗的声音,我觉得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真的一事无成,就是有很多的不甘心。我不太允许这样的一个自己一事无成。
亚新老师说:她可能就是会一事无成,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关系里头可能最终也是会令对方失望,也对对方失望,因为她不是按照别人的模子长出来的,不是按照父亲的模子,不是按亲密关系另一半的期待的模子长出来,她在关系里面会掏心掏肺地付出,想活得更好,但是她还是会让父亲失望,甚至可能会让自己失望,也会对这个世界失望,因为觉得没人懂自己。
这位女嘉宾终于发现并且承认:我现在觉得其实不懂这个自己的人是我。
是的,这才是关键。
非常遗憾和不幸的是,太多人都有和这位女嘉宾一样的父亲,擅长否定、指责和打压,用语言的利剑将孩子伤得千疮百孔,于是很多孩子都跟这位女嘉宾一样,终其一生想证明自己,让父亲肯定自己、看到自己。
但是如果自己都看不到自己,都不懂得自己,不接纳自己,又如何让别人看见呢?何况,即便你活得光芒万丈,依然会有人不喜欢你,最近冬运会大火的谷爱凌,不也一样在风口浪尖上吗?面对种种批评和质疑的声音,她依然阳光灿烂地笑着回答:我只是一个18岁的女孩,我只是希望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很在意别人是否满意。她的回答比她在滑雪场上的精彩表现更让人为之鼓掌和喝彩!
前不久在头条上看到一篇叫《大慈善家特蕾莎修女的黑暗面:伪善的行为艺术家,和精明的骗子》的标题党文章,文章里说到特蕾莎修女得到那么多的募捐,但是所管理的临终关怀组织对志愿者没有做培训就上岗,卫生条件很差,重复使用针头等等。
我看着笑了,这样的声音不仅仅现在有,过去也有,未来还会有,特蕾莎修女会为自己辩解吗?她用那首著名的诗《不管怎样》做了回答: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没有逻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
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当你功成名就,
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
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
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我特别喜欢和敬仰特蕾莎修女,不是因为她是慈善家,不是因为她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不是因为她一生都服务穷人,而是因为她是真正活出本然如是的自己的人。
不管是如阳光一般灿烂的谷爱凌,还是静水深流的特蕾莎修女,她们都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自信笃定的光芒,那是看到并活出如是的自己之后,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散发着令人陶醉的魅力。
自信从来不是父母或者任何人给的,即便得到了万千赞美,别人的评价也永远喂不饱内在的匮乏,你可以用最漂亮的衣服、最美的首饰、最好的食物、最豪华的房子、最好的车子来证明和妆点你的成功,但是这些跟你是怎样的人毫无关系。
亲爱的,你不需要去证明自己,只需要成为自己,活出自己,当你真实、真诚、坦荡地呈现自己,全然接纳自己,内在的智慧与爱,就会如同泉涌,源源不绝,生命本然如是的美就会经由你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