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喜欢自己一个人,怎样和身边的人建立起亲密关系?(三点一弯钩—心乐土咨询室)

(2022-05-16 12:26:48)
标签:

教育

分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提问咨询师

 

读者 @腹黑小白兔

 

咨询师你好,

 

我的性格不知道是不是比较独立,总是喜欢一个人。

 

比如去图书馆学习一个人,假如旁边坐了认识的人,思绪就被扰乱了。

 

能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会麻烦别人,因为知道自己有能力做的。

 

成绩不差,班级前10左右,在班级里总是默默无闻的。

 

高中时候做过三年课代表,大学了,老师选班干部的时候,其实我也挺想做的,但是我发现自己没去争取。

 

现在我认识了一个女生,想和她交个朋友,发现我们没有共同话题可以聊。

 

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做?

 

我的朋友不多,独处的时候非常有自信,人多的时候不自在,做事比较独立,对自己要求比较高。

 

@张雅琴   心理咨询师(心乐土·青岛)

 

这位朋友,你好。

 

很理解你当下的心情:喜欢独处,但又渴望进入亲密关系;

 

明明自己能力并不差,但却不敢去争取;

 

总是在人多的时候感到不自在,不知道怎么跟他人建立依恋关系。

 

这的确很令人烦恼。

 

 

1

 

总独自做事情,人际互动缺失

 

你说你习惯一个人独立做事情,独来独往,一般不去麻烦别人。

 

善于独处的人思维敏捷行动力强,但也错失了很多跟别人交流互动的机会,无法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链接和共鸣。

 

久而久之,彼此缺乏的了解和信任,制造了心里距离。

 

人多的时候时常感到不自在,自体感脆弱,过度依赖别人的评价来调节自尊。

 

于是享受独处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被打扰。

 

而一旦身边有认识的人,内心就会被搅扰,产生不安全感。

 

明明知道自己成绩很好,却不敢去参与竞争,害怕失败,自我不稳定,总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判。

 

 

2

 

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为什么?

 

实际上,早期人际经历为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模式定了基调。

 

研究发现,婴幼儿期(0-3岁),儿童必须至少跟一个人(主要看护者)形成一种可靠的、始终如一的养育关系,他们能够感受被无条件地爱和关心。

 

婴儿的需求若能得到主要看护者正确有效的反馈,就会逐渐发展基本信任感,形成安全型依恋,并且可以依赖他人获得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相反,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的生理和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经常体验到挫败感,他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他人是不可信的。

 

成年后,他在信任他人方面存在信任困难,几乎没有朋友,成为“不合群的人”。

 

那么如何培养自我体验和自尊调节呢?

 

儿童期,父母可以恰当地给与孩子反馈,对孩子的行为既不过度夸张也不是不予理睬。

 

如果孩子做的好时,父母就给与奖励;孩子失败时,父母就蔑视他,讽刺他,孩子体会到只有成功时才会被父母喜欢,就会对失败产生恐惧,成年后容易形成脆弱的低自尊,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并对自尊过度敏感。

 

重要关系模式是一个挑剔的权威人物。

 

成长过程中,如果主要看护者不能认可他的能力,经常批评挑剔,孩子就会慢慢认同看护者的说辞,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导致成年后谨小慎微,不敢跟他人袒露自己的内心,追求完美。

 

 

3

 

如何建立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指两人或者多人之间产生的和谐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不限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只要两个人亲密到一定程度,向对方敞开到一定程度,无论是室友、同学、同事、朋友等,都可以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

 

寻找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

 

亲密关系的本质也是一种“社会交换”。

 

人和人的交往是一种交换关系,我们都希望用最小的“付出” 去获得最大的“回报”,当两个人都能从一段关系当中获得自己所期待的“利润”时,这段关系才能够持续。

 

建立亲密关系的几个关键因素:

 

1. 了解程度。两人之间有着广泛而且私密的了解,他们知道对方的经历,爱好,情绪和愿望,并彼此欣赏。

 

2. 互相依赖程度。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是不是足够频繁,足够强烈,足够多样化,足够持久,越是这样,越亲密。

 

3. 相互程度。彼此关心对方,对对方的感受也能感同身受。

 

4. 信任感。有基本的信任感,认为对方不会没有理由地伤害自己,这种安全感会加强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是一场修行,即使拥有了一段亲密关系,仍然会出现冲突和矛盾。

 

如何维持亲密关系?

 

1. 有效沟通。发生冲突及时沟通交流,在讨论的时候,等对方把话说完,再用自己的话把他的意思重复一遍,澄清对方的意图,让他感到被理解和尊重。

 

2. 降低期望值。对关系的期望值定的不要太高,减少因达不到期望而产生的失衡。

 

3. 保持觉察。 避免引发激烈争吵,觉察到情绪即将失控时及时叫停,采用深呼吸或离开的方式调整情绪,以免伤害亲密关系。

 

现实生活中,拥有亲密关系会给我们带来归属和安全感。

 

只要我们学会跟他人分享和付出,不断地练习,就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亲密关系。

 

祝你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