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了五十岁我终于懂了父母们为什么要“催婚”(12期学员如烟—武汉雅心原创团)

(2022-05-16 11:22:14)
标签:

教育

分类: 雅心原创团

 

昨晚的《今晚我和你》节目特别令我感动。我这么说可能跟我一样听了昨晚节目的朋友会有些纳闷,昨晚的节目非常平淡啊,既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也没有肝肠寸断的哭声,既没有内在受伤小孩的陪伴,也没有鞭辟入里的洞见。

 

是的,让我感动的恰恰在这里。

 

节目嘉宾在跑外卖,目前他选择离职,兼职跑单,一是因为腰部不适,想要多休息,二是想投入更多时间到生命成长的学习中来。

 

坚持收听《今晚我和你》节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我会跟随节目嘉宾的讲述,自己也在陪伴。当他说到腰部不适的时候,我就想这么年轻,大学刚刚毕业几年的男孩,腰疾就影响到他的正常工作了,可以运用武汉雅心的回溯疗法,从身体的切口进行回溯,进入内在去看看腰部的不适在表达什么,何况他是一个如此重视内在探索、生命成长的生命,也上过回溯疗法的课程,甚至辞职也是想多一些时间来分享和陪伴,应该是很快就能进去的。

 

但是亚新老师并没有这么做,后面也有在我看来可以进入的点,亚新老师也都“放过了”,全程都是很轻松的聊天,并没有陪伴他进入内在去探索和体验。到了节目的结尾阶段,听到亚新老师跟他建议,放下电话就去医院检查腰部,并且反复地跟他确认:一定要答应我哦,放下电话就去医院。我瞬间醍醐灌顶,明白了亚新老师的深意,顿时眼眶一热,特别的感动,也非常的羞愧——这才是真正以来访者为中心、无我无术的生命陪伴啊!而我呢,却有一个大大的我,看似在跟随来访者,其实心里只有术,只盯着来访者的问题,却看不到来访者这个活生生的生命。

 

来访者是一个从小跟患有抑郁症的妈妈粘连很深、很内秀腼腆、单纯简单、时而敞开时而封闭、很努力想走出孤独建立连接的大男孩。他昨天跟亚新老师的个案交流,其实就是在表达:我好孤单,我不擅长连接他人,但是我特别渴望身边有个说话的人。渴望到什么程度呢?他大学毕业曾经在国营大企工作,却辞职做一名外卖小哥,他说他去送外卖“和别人有不一样的意义,同事们考虑的是赚钱,我更多是觉得出门跑单帮我可以和不同的人接触,与外界有连接。也让我有更多的动力走出抑郁的环境。”

 

而且正值青春年少的他,虽然那么的害羞和腼腆,在和亚新老师轻松欢快的聊天中,也在不经意间袒露他的男孩心事:有一次肩膀痛去按摩店做理疗的时候,碰到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儿,她负责帮我按摩,一边按着一边和我聊天,问我跑单怎样,说我跑单比较辛苦,需要注意哪些,以及其它的一些话题,让我感觉特别舒服,其实我就是很期待身边能够有这样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特别孤独、渴望连接、渴望亲密的男孩,如何给他提出建议呢?换做我,可能会说:你需要谈一场恋爱了,大胆地去恋爱吧!

 

但是亚新老师首先说的是:放下电话就去医院检查腰部,而且再三强调“放下电话就去”。当亚新老师第二遍说出这六个字,犹如平地惊雷,正在跳绳的我一下子怔住了。

 

我想起了一个禅宗公案。

 

有个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呢?”

 

慧海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

 

慧海答:“他们饿的时候也不能专心吃饭;他们困了也睡不安稳,很难一心一用,总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丧失了‘平常心’。而我饿了就吃,吃得香甜,困了就睡,睡的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是啊!就像亚新老师建议这位《今晚我和你》节目中的男嘉宾,腰不舒服就去看医生,想连接就主动走出去,正所谓“饥来即食,困来即眠”,这原本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本来是极简单又自然的事情。

 

但是这位男嘉宾却弄得非常的复杂,想要和外界连接,就辞职,因为觉得出门跑单帮我可以和不同的人接触,与外界有连接”,却忘了身边的同事领导都是随时可连接之人;又“因为腰不太好,想多休息”再一次贸然辞职,却不知腰不太好,就去看医生,而不是直接躺平;“当我真的离职之后,我发现自己又回到了那种独居在家的封闭的生活状态,这让我感觉意外!”之所以意外,不正是因为慧海禅师所说的“千般妄想”吗?妄想躺平就解决腰疾,妄想辞职就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利用好团队的平台设置,多分享陪伴练习,提升自己的陪伴能力”。

 

最终事情就越来越糟,本来通过一边认真工作一边跟随团队学习,越来越敞开的他,又重新退回到抑郁封闭的状态里。

 

所以亚新老师在节目中没有跟随他的“妄念”走,而是把准脉,不动声色地将他带回到生活中,而且是即时即刻、当时当下,借助去医院看腰部,去跟地铁上的乘客连接,去跟导医台的护士连接,去跟接诊的医生连接,去跟推拿店里自己喜欢的胖胖的菇凉连接。

 

接下来亚新老师才笑着跟他聊恋爱的事儿,问他恋爱过没有,如果说亚新老师的第一个建议——放下电话就去医院,是说在每个日常里,要顺其自然投入生活,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有病就去看病,想连接就走出去,那么鼓励他去恋爱,依然是在说“饥来则食,困来即眠”,在人生的季节里,也要顺其自然,该恋爱时就恋爱,该生子时就生子。

 

我曾经也不解为什么父母们都爱“催婚”,当我年过五十,我终于懂了,“催婚”的父母真不是自己闲得慌,急着抱孙子,而是到了这个年龄,才真正明白,对于芸芸众生而言,顺其自然的人生其实就是最好的人生。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其实说的就是人生也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顺其自然。子女们为什么那么反感被“催婚”,正是因为不管他们头脑有多抗拒,行动有多无能,但是身体逃不过“男大想婚,女大思嫁”的自然之道,如果自己那里真的是稳如磐石,一潭死水,父母再怎么催,也会我自岿然不动,不会那么大的反应。外在反应多大,其实折射出自己内在有多焦虑,有多渴望。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祝福这位简单率真的男嘉宾,莫负人生好时光,每一个当下里去聆听懂得自己、即时满足自己,在每一个日常里去行动,去生活,和光同尘,与时舒卷,少思多行,早遇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