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懂儿大避母,可能“废掉”孩子(暮沐妈咪育儿日记)

(2022-04-01 22:53:48)
标签:

教育

分类: 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人际关系,父母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观点和认知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发育。

 

特别母亲与儿子的关系,更要把握好“度”,如果不懂儿大避母,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知,耽误孩子的心理成长。

 

全职宝妈想重返职场,却被“黏人”儿子绊住了,亲子关系太好也很愁。

 

闺蜜小美的宝贝儿子,已经快上小学了,却依旧不肯跟他分床而睡,这让她十分苦恼,小美是全职宝妈,儿子出生后的衣食住行都亲力亲为,小美性子温和,加之儿子乖巧可爱,亲子关系十分和谐。

 

小美以为孩子上学后,生活可能轻松一些,自己也不能总在家里“宅着”了,信心满满地规划着重返职场。但是儿子却对自己格外依恋,不光要求上下学却只能妈妈接送,对妈妈的黏人程度更是有增无减。

 

回家后,寸步不离跟着妈妈;妈妈做饭,孩子便在厨房玩儿;妈妈在客厅,孩子也跟着“移驾”而至;有时居然连妈妈去卫生间也会尾随,生怕妈妈会丢了一般。

 

面对儿子对自己的百般“偏爱”,小美一边觉得格外感动,认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是“甜蜜的负担”,毕竟自己还想工作,孩子寸步不离,可能多有不便;除此以外,孩子上学就意味着他已经长大了,总是这般黏人,会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呢?

 

妈妈和儿子过度亲密是好是坏?不懂儿大避母,可能“废掉”孩子。

 

父母爱孩子、孩子亲近父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特别是家有男宝的家庭,宝妈们有“儿大避母”的意识,否则可能会产生这些危害。

 

一、界限意识模糊

 

当孩子脱离母亲后,便开始了学习和适应新的世界,新的生活。

 

这个世界是冰凉的,还是温暖的;我是被需要的,还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小小的婴儿都对这些问题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而他们判断的根据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母亲对自己的态度。

 

对于嗷嗷待哺,毫无自理能力的孩子,妈妈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爱,是应当的。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爱、自信和安全感,而孩子的心理也会更加健康,更容易获得幸福感。

 

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爸爸在教育中的作用则越来越重要,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孩子才能够明白爸爸妈妈是世界上关系最亲密的人,我是他们共同的孩子。如果没有“儿大避母”的意识,孩子对人际关系,和界限感的定位可能会产生偏差。

 

二、性别意识模糊

 

父母和儿女之间血缘浓厚,但是母子之间依旧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家长虽然都有男女之别是不能混淆的意识,但还处于认知阶段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有明确地建立起性别意识,如果母子之间不存在界限感,日常相处太过亲密,零距离的接触很容易模糊孩子的性别意识。

 

孩子的少年时期,已经产生了性别意识,如果与家庭成员接触过于亲密,在长大后极有可能会导致他们,掌握不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合适距离,可能会对异性产生过分亲密的举动,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会无意识地侵犯他人的隐私。

 

亲子关系也要把握好度,这些不同年龄段小建议,给家有儿子的宝妈

 

1、无拘无束的两岁

 

两岁前怎样的亲密关系都不为过分,父母也应当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建立起最大的安全感,抚摸、亲吻、拥抱都可以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

 

2、逐渐分开的三岁

 

当孩子三岁时,会逐渐萌生出“性别意识”,进入到性别意识敏感期。如果孩子频繁问:为什么我的身体和妈妈不一样呢?为什么卫生间有男女之分?这些都是孩子进入到性别意识敏感期的重要标志。

 

三岁后适度放手,特别是男宝的家庭,宝妈一定要注意与孩子拉开一定的距离。

 

3、三岁以后,爸爸不能缺席

 

如果宝宝非常粘妈妈,间接证明了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爸爸身上,是个好办法。让爸爸多陪伴孩子,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一起去游乐场玩儿;一起读绘本;一起参观博物馆;都是不错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