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和父母成熟分离就是从原生家庭的精神子宫里出生

(2020-07-05 15:11:59)
标签:

教育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原生家庭是很多从事心理学或者心理学爱好者都很关注的一个焦点,从成长角度上看,也是我们绕不过的一个关口。

 

有的很看重原生家庭的影响,会深入去研究,去弄明白在自己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真相到底是怎样,才好和原生家庭告别,这是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做的工作,也帮助很多的朋友从原生家庭的泥淖中走出来,拥有和过去不一样的生活。

 

有的会看重子女个人生命本身的力量,淡化原生家庭的影响,比如电影《海蒂和爷爷》里,那个叫海蒂的小姑娘,从小父母双亡,命运多舛,可是她那么真实有力量,活泼开朗,她学会写故事,活出什么记录什么,走到哪里就将温暖和爱带到哪里,简直就是活出了一道光的过程。

 

无论是直面原生家庭,还是选择放下不纠缠,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一体两面的角度---父母和子女,构成了亲子关系,从关系的某一端出发,其实都可以做到和父母(子女)和解靠近亲密,且能活出自己来,只是两个不同的入口,而非对错是非之争。

 

而我从大量的个案里,真真切切看到了原生家庭对于子女的深刻影响,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这里,再次看到从子女角度看到原生家庭影响的存在性和不可忽略性。

 

一类是父母死死控制孩子,即使孩子成家,也要渗透到孩子的新生家庭,不让孩子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是从父母因素导致的子女无法成熟分离的一面。

 

还有一类就是子女特别忠诚与原生家庭的父母,父母一点风吹草动子女就要去满足父母,哪怕自己远在外地,也会风雨兼程劳心劳力!

 

昨晚参与者朋友就是这一类的子女。

 

无论是哪一类,都衍生出一个重大的功课:

 

怎么完成和父母成熟分离?

 

当子女和父母完成了成熟分离,那么就标志着从原生家庭的精神子宫里出生,是生命另一次伟大的出生和蜕变。

 

我们就从昨晚参与者朋友的经历里面来呈现这个完整过程吧:

 

第一、和父母共生的状态:

 

共生,本来是指不同的生物有机体之间密切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关系,(在后来20世纪马勒等教授将“共生现象”这个概念引入到人格领域的研究,重点放在“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根据马勒教授的理论:母亲与婴儿之间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性格和品德)发展、心理行为,情绪等等,影响很大。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彼此关注、重视等等),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在人际关系层面上把自己的生命和价值与他人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中国家庭里父母 “一切为了孩子”,所有的重心放到孩子那里,孩子有出息,自己一生值了,孩子没出息,自己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有的孩子就会在和父母的关系层面形成我活着一切是为了父母开心幸福“,自己过得如何,并不在意,自己的新生家庭过得怎样,也不在乎。

 

昨晚参与者朋友告诉我说:一直心在原生家庭,为原生家庭付出一切,才觉得生命有价值,这就是她和原生家庭典型的共生状态。

 

当女人结婚却并未真正出嫁,一直还停留在原生家庭里,一定是跟原生家庭有需要处理的牵连共生。

 

在家庭里共生状态如果在早期没有完成必要的分离,就会出现深深的纠缠和粘连,直接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子女长大后,新生家庭的妻子或丈夫就无法归位,或者父母渗透到子女的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纠缠不断,新生家庭也无法健康成长。

 

第二、和父母关系里出现痛苦。

 

昨晚参与者和爸妈的痛苦来自于她发现爸妈把她当外人,男尊女卑,更喜欢弟弟;同时发现在父母那里对自己的爱有来自人性复杂的一面,并不纯粹。

 

于是她之前所信奉和践行的对原生家庭掏心掏肺的爱,建立的基础都慢慢崩塌,她感觉到自己和父母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隙,虽然看上去自己放下了很多,可是自己感觉得到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只要共生状态没有很好的发展到分离,那么痛苦迟早就会出现,只是不同的家庭导致痛苦的事件会有所不同而已。

 

和父母关系的痛苦除了让子女和父母感觉到烦恼之外,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子女和父母去觉察原生家庭里亲子关系的问题。

 

一旦能开始觉察,那么真正成熟的分离就会露出曙光,越是能在痛苦中觉察,那么觉醒的光会越来越亮。

 

第三、觉察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问题。

 

就像昨晚参与者朋友开始看到了自己和原生家庭的一些真相: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影响;自己一直在为家庭而活,哪怕自己结婚有孩子,可是自己做再多,在她出嫁后父母已经把她当外人在看待,在爱,而不是她以为的父母和自己亲密无间的爱,父母对她是亲密有间的爱。

 

如果她依然没有觉察到跟父母之间可以从亲密无间走到亲密有间的爱,那么她依然会痛苦,会愤懑,会哀伤,会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依然会觉得父母不要她了!

 

因为她即使结婚了,有孩子了,可是现在的她依然还活在早期和父母的共生关系里,父母和她彼此毫无保留爱着,一旦父母不是早期共生关系里的爱和互动模式,她就非常痛苦!

 

在她的内在还有一个可爱又固执的小女孩:她不愿意长大,就愿意和父母保持彼此毫无保留的爱,也不需要丈夫孩子的美好共生状态!

 

在她和父母之间,就出现了女儿不愿意离开曾经美好的共生子宫!

 

是借此痛苦来强留父母共生,还是借此痛苦来主动分娩,让自己从共生子宫里分娩?就看她的觉醒程度了。

 

第四、成熟分离

 

一旦她从痛苦中拿到了真相的信息,并且愿意开始活在真相里,那么成熟的分离就有了非常好的开始。

 

对昨晚参与者朋友来说:

 

成熟的分离就是从痛苦启动,让她从自己的幻像里醒过来,但不是她认为的父母不要她,也不是非要父母按照她的美好设想来对待她,恢复到2016年前爱父母的状态。

 

而是开始慢慢接受除了她以为的那种爱之外,还有父母将她看作外人的爱---只是她要彻底明白,老人之所以这样对她,其实是真的爱她——看看现在的她,自己的新生家庭只是换了一个家睡觉,孩子也不是自己的依靠,老公也不是,正如她所说:“老公有自己的爸妈疼,儿子有爸妈、爷爷奶奶疼,而我。。。爸妈都不要我了似的。。。“她一旦和父母有了距离,就觉得自己是个无根的人,浮萍一样漂着!

 

这正常吗?

 

一个有了自己的孩子老公新生家庭的自己,竟然是一根随波逐流的浮萍?!

 

肯定是不正常啊!

 

所以父母将她当作外人去爱,父母是对的,因为新生家庭需要她,丈夫需要一个身心都在家的妻子,孩子需要一个身心都在家的妈妈!她对于原生家庭而言,就是一个女儿——父亲有妈妈,妈妈有爸爸,弟弟有弟媳,并不那么需要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女儿在家当管家!

 

新生家庭需要她,远胜过原生家庭需要她这个女儿!

 

所以,父母把出嫁的女儿当做外人去爱,对于新生家庭而言,何尝不是福音?!女儿把父母当做新生家庭的外人去爱,对于原生家庭,何尝又不是福音?!

 

从母亲的子宫里出生,是获得生命独立生长的开始,从原生家庭的精神子宫出生,是生命成熟独立的开始。

 

因此她需要转身,而且必须转身了,带着爸妈当她是外人的爱,走向自己的新生家庭,而不是走向道德经佛学聊以自慰独自疗伤!(并非否定佛学和道德经,而是她把二者当避风港,逃避痛苦安慰自己的疗养所,这样的觉醒并不彻底)

 

很多子女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索要的,就在内在远离父母,这不是独立,也不是分离,只是内在赌气的离家出走,这只是未成熟的生命的呈现方式。

 

第五、真正拥有了父母,拥有了自己,真正的爱会出现。

 

这是需要子女完成了第四步后,找到了和原生家庭共处的合适的位置,真的归位。

 

原生家庭的女儿必须回到新生家庭的当妻子,儿子必须回到新生家庭当丈夫,新生家庭因夫妻归位,而真正诞生。

 

当原生家庭的女儿(儿子)回到新生家庭当妻子(丈夫),丈夫(妻子)才拥有了妻子(丈夫),孩子才真正有了妈妈(爸爸)。

 

打个比方:原来的她就像一个树苗,不愿意离开树根,只是在外在层面去成家立业,却并没有在自己的新生家庭里扎根。

 

这个树苗只有深深耕植在新的土壤,在新的土壤(自己建立的新生家庭)里茁壮成长,开枝散叶,然后开始自己的生活,活出这样的自己,就是对父母的爱!只是换了爱父母的方式,而不是只有共生爱父母的那一种爱的形式!

 

离开父母之后的爱父母,反而才是丰盛的美好的,因为它并不来自与父母的黏连,而是来自一个成熟丰盛独立生命之后,对于生命来处的皈依表达。

 

爱依然在,连接感出现,但自己不再是未曾从精神子宫里出生的自己,而是新生的自己。

 

于是,从生命来处上归顺父母,从生命层面上接受父母,原生家庭就成为自己生命蓬勃发展的土壤,再从生命内在活出自己的力量,成为自己,于是整个生命链条就是顺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