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长,就是和父母保持距离(删减版)(Dr.Chen——爱偕老)

(2020-07-05 15:13:09)
标签:

教育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1. 什么是合理的家庭界限?

 

界限是结构家庭咨询[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Minuchin, 1974] 中的一个概念。

 

结构家庭咨询的核心理念是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来理解和调整家庭内个体成员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会简单地认为家庭中的某一个人出了问题,而是会看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

 

其中就包括模糊混乱的界限。

 

合理家庭界限最根本的是家庭成员之间尊重、包容彼此在各自事务上独立的看法、立场、选择,而不过分干涉其他家庭成员的职能范围,同时也不会接受他人的过分干涉。

 

我们举例来看看家庭界限会有什么样的体现。

 

有位太太怀疑先生有外遇,但先生对她的指控坚决不承认。同时,虽然先生否认有外遇,但却继续做出很多在太太看来表明他已经变心的行为。比如晚归时太太问他到哪儿去了,他会含糊其辞。

 

于此,先生的言语和行为传递出相互矛盾的信息。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在亲密关系中,很容易使焦虑感陡增。太太既放不下心里的疑问,又不知如何与先生有效沟通,一时间非常痛苦。

 

在这样的心境下,她问8岁的女儿:

 

如果爸爸不要我们了,你跟妈妈过好吗?

 

她还跟女儿说:

 

你记着:男人不可靠。你以后千万不要相信任何男人!

 

我想这位母亲主观上无意伤害孩子,甚至是希望能够保护女儿免受自己目前正在经历的痛苦。

 

但是她对女儿情绪化的过度倾诉,很严重地破坏到家庭界限,使夫妻双方难以有效处理夫妻内部的事务,也使女儿被迫背负起与她的年龄、角色不符的重压。

 

前面这个例子是父母把子女卷进夫妻事务对界限的破坏。

 

父母若过分干预子女的亲密关系,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这类对合理界限的破坏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

 

女生小时候父母离婚,母亲一个人把她拉扯大,彼此感情非常亲密、无话不谈。

 

结婚以后,她保持了这样的习惯,会把与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与妈妈分享。

 

两个人开始想要孩子时,虽然年纪都不大,但却非常不顺利。

 

女生自己看了医生以后没检查出问题,然而就是怀不上。

 

她在焦虑的心情下向妈妈倾诉自己对问题出在哪儿的担忧和猜测。

 

妈妈很心疼女儿,回头就去一个老中医那儿给女婿开了副进补的中药,拿来给女婿服用。

 

这使男生觉得很难堪、生气。

 

他怪太太不给两个人留一丁点儿隐私,觉得女生妈妈开药给他调理是对他的一种变相的责难。

 

女生的过度分享和妈妈不请自来的介入,虽然都没有任何恶意,却同时伤害到三个人:太太觉得很冤枉,妈妈觉得好心被辜负,先生觉得隐私被侵扰。

 

造成这一系列伤害的原因,就是在夫妻没有达成一致前,一方单向地打破家庭界限,引进了原生家庭的过分介入。

 

 家庭界限为什么重要?

 

有的朋友会问:难道全家人一团和气、不分你我,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讲界限那么生分呢?

 

其实合理界限是家庭成员能有良好互动模式的基本保证。

 

这样的互动模式是亲密的,但却不是过分相互依赖、干扰的。

 

维护合理的界限不是与原生家庭分道扬镳,而是使亲密关系能有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空间。

 

当两个人组建自己的小家,彼此就都有了一个新身份:我们成了某人的先生/太太。

 

这个新身份是建立在亲密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之上的,需要两个人能适当从依托于父母的子女身份中独立开来。

 

如果父母常常介入子女的亲密关系,往往并不是有意要把小家拆散。他们可能只是对于子女作为另一个人的亲密爱人这个新身份,一时难以适应,而坚持用惯有的方式去关爱、保护子女,去维护与子女的情感联系。

 

在这个适应阶段,需要你能用更成熟的心态去经营和维护与父母的关系,而不是对他们的过度干预一味退让。

 

回想我们小时候,如果执意想做某件事儿,但父母认为这件事对我们的成长不利,那不管我们求得有多苦,他们可能都不会肯同意。

 

当我们的诉求不被支持时,可能会抱怨说:

 

别人的父母都同意了,为什么你就不能像他们一样呢!

 

或者

 

你不肯答应,就是不爱我

 

父母听到这样的话,一定觉得很难过、很委屈。

 

可是成熟的父母不会因为子女情绪化的反应,而改变他们认为对子女成长最有利的决定。

 

有时我们并不是很明了怎样才算是成熟有爱的回应。

 

父母过度介入你的亲密关系时,可能觉得是在尽心尽力替你着想;你不去拒绝这样的过分干预,也可能觉得是为了全家人的和睦。

 

可从实际效果来考量,你会发现模糊的家庭界限是一条会让所有人都很辛苦、痛苦的路。

 

 给合理界限正名

 

很多时候一提到家庭界限这个问题,有的朋友会非常有心理压力

 

他们会说:

 

可我很爱我的父母;

 

父母是我最亲的人;

 

恋人可以再找,父母是一辈子的;

 

……

 

这样的表达透露出一个观点,

 

就是说认为与原生家庭建立合理界限,意味着对家人的背叛和伤害。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某种程度上讲,把家庭界限等同于不孝,反而给我们做到成熟有效的孝顺带来很大的阻碍。

 

因为它无形中把家人和亲密关系中的另一半儿放到了对立面上。

 

我们平时也会听到一些言论,暗示我们如果与父母讲分寸,就等于有隔阂。

 

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儿子对媳妇儿很体贴,会带着醋意说:

 

真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啊!

 

看到女儿维护女婿,就讲:

 

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胳膊肘往外拐啊!

 

子女听了这样的话可能会想:我还没怎么样父母都已经这么难过了;我要真和他们讲分寸,不知道他们会多伤心呢!

 

其实爱子女不等于可以随心所欲干预他们的生活,孝顺父母也不等于要接受他们的过度介入。

 

清晰的家庭界限,本质上是用一种成熟的心态来爱护所爱的人,包括亲密关系中的对方和彼此的父母家人。

 

我们反复强调合理界限的重要性,大家一定要记住合理两个字。

 

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家和父母越疏远越好;

 

也不是说越疏远,亲密关系就能发展得越好。

 

相反,与家人有合理界限的成年子女更可能和父母有成熟度更高的亲近;

 

这种亲近不是干涉、勉强对方按自己的意愿生活,而是尊重、支持对方以及对方的选择。

 

有的朋友在维护家庭界限的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对家人的过度介入先一味忍耐,忍到忍不住时,就与父母产生激烈的对抗和冲突;

 

过后看到父母很伤心,又很自责,继而恢复到对家人的过度介入忍耐纵容的状态,

 

甚至迁怒于亲密关系中的对方,怪对方影响了自己和家人间的感情。

 

其实过分的疏远或忍耐,都恰好是彼此间的关系缺乏分寸的表现。

 

实际上,与原生家庭界限明晰的夫妻可能经常接受父母合情合理的意见,但在需要说“不”时,不会觉得因为不知如何拒绝而勉强接受。

 

被动地由父母左右夫妻间的内务,是界限不明的表现;

 

而有选择地邀请家人参与夫妻俩一致认为适合他们参与的事务,可以算是彼此之间界限得当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