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心语20190820:无论怎样,努力去走向父母吧

(2019-08-21 23:20:43)
分类: 雅心心语

 


参与者:一位女性听友

 

倾诉者说:

 

去年12月份的时候有一期节目是展开自己的奥秘,于是我也想展开我的奥秘,从而活出一个精彩的我来,而且一定要有钱的我(要有钱是我现在的感受,我觉得我是挣钱够多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呲牙]),就给老师发了消息,说想参加节目,想谈谈我自己,谈谈我和爸爸,和妈妈。

 

今年一年我看到自己由于新工作是做销售,看到自己每天的害怕,恐惧,抵触,却还是不断的逼迫自己继续做这份工作。

 

或许不是逼迫,只是有了这样一份工作,我得去保住这份工作,2017年年底找工作的面试机会并不多,而且我表现的也不是很好。

 

2018年年初偶然的一个机会得到这样一份工作,我是没有太多想的,有工作就好。

 

理想有吗,没有,爱这份工作吗,不知道,有工作就好。说通过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吗,也不是,我从来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就是这样随波逐流吧,如果是另外一份工作,我也会做,只要有工作,面对生活中的这些选择,我是没有主动去想,去挑选的,从来都是被挑选和安排。

 

201811月份的时候去做了一个家排的个案,我心里明确了一个答案,爸爸妈妈是爱我的,从来都没有不要我。后来跟爸爸妈妈聊了小时候的事情,知道爸爸妈妈为了给我看病所作的所有努力,其实那些事情我都知道,只是我从来不会想说这就是爱我。

 

11月份和12月我能感觉到自己很自由,很开心,内心的恐惧和担心要少一些了,做事情更主动了,跟别人聊天也能聊的很好。

 

只是最近一个月,由于经济的压力和工作的压力,我看到自己快累死了,不敢停歇。以前的模式是遇到事情了,就陷在担忧和害怕里面,动弹不得,希望问题自己消失。现在也会有担心和害怕,同时我会提醒自己,面对这样的问题我能做什么,努力去做,看看这样的办法能不能帮助解决问题,看看还能寻求谁的帮助,最终问题能解决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努力去做,也接收自己的担心和害怕,也接受努力后的结果。

 

在明白爸爸妈妈是爱我以后,我跟爸爸说,爸爸,我是是你操心最多的孩子,虽然是隔着电话,我也觉得爸爸变得柔软了,可能这是我第一次懂爸爸吧。到现在也就懂这么一点点。关于妈妈,我觉得她总是各种担忧,自卑,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觉得我们家不如人意,不如别人好。而面对这样的妈妈,我也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去满足妈妈。也许妈妈并不需要我怎么去满足她,只是我希望如果我有能力,我想要妈妈高兴一点,无忧无虑一点,就是这样而已。

 

 

 

 

索引条目:

 


 

1、这世上确实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

 

2、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近乎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来滋养内在生命的发育和成长,可是父母常常因为红尘世界的运作,并非以爱为原则在运转,所以父母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去投入到红尘世界中去。

 

3、父母和子女之间最持久最深沉最稳定最深厚的连接是爱的连接。

 

4、穿越害怕恐惧伤害隔离怨恨等,将父母内在对孩子深沉的爱,和自己内在对于父母纯然的爱连同起来,生命之间的连接就有了最深的归属感和顺畅之感——红尘生命所渴望的疗愈都指向这个目标。

 

5、很多子女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父母深爱自己的明证。

 

6、子女能毫无障碍靠近父母,和父母内在连接在一起,父母带着爱和孩子在一起,是亲子关系最好的状态。

 

7、当子女能和父母的内在在一起,反而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推动孩子去活出自己——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走近,唯有和父母的爱,是为了走向分离——能产生如此成熟的分离,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内在是彼此拥有的,拥有才会产生成熟健康的分离。

 

8、很多子女都走在穿越伤害、匮乏、隔离和控诉,接纳父母真正生命,去拥有父母存在性的爱的路上。

 

9、父母自有其独特的个性特质,去看到和拥有,于是顺其自然发展出和父母独特的亲子关系,只是很多子女无法从自己的期待和渴望里出来,总是用一辈子时间在内在改造外在的父母——期待渴望产生的改造,总是将真正父母推向远处。

 

10、父母明确清晰的爱,让子女获得最直接的安全感,生命成长的踏实感,活出自己的支撑感。

 

11、父母多爱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的爱直接给孩子,尽量避免用担心、指责、埋怨、粗暴等方式去表达关爱,因为生命总是最先接收到第一时间到达的能量。

 

12、对于生命而言,在爱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偏离爱的一切运作,其价值和意义都远超红尘外界诸多“重要”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