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有一类孩子,忙着在“解救”父母

(2018-11-12 23:49:54)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昨晚参与者有一个让自己很震惊的觉察:有了孩子后,慢慢看到孩子身上有自己可怜的影子。


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过去小时候可怜的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上的镜映效应”----孩子就是来帮助自己的天使,TA们就是帮助我们看到自己的一面镜子。


自己孩子的镜映效应,在多少父母那里出现过?


这样的发现对于成人的父母有什么价值?


那就是帮助我们回溯,去关爱过去的自己即心理学上常说的内在受伤小孩。


这个内在受伤小孩,其实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常常是借助成人世界里呈现的各种问题来显出端倪,透过这些端倪,慢慢你就能碰触到每个生命内在的那个受伤小孩。


以昨晚参与者朋友为例:


她在日常生活中和同事在一起,一开始会主动,一旦熟悉就变得被动,隐藏自己”—这是很多人的亲密关系的痛点生命需要亲密,所以开始主动,可是一旦真正亲密,就停下来,因为亲密意味着深入,可是深入敞开对于和父母没有亲密关系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外显的关系里互动就会停止。


然后在平常的日子里,就很害怕和别人走近,也走不近。


而且她基本没什么朋友,人际交往中非常被动,即使有闺蜜,过着过着,也会疏远,变成自己一个人。


一旦要进行交流,就不知道怎么说。


而且还怕别人看到自己其实是个很无趣的人。


哪怕就这些呈现出来的日常素材,就已经清晰呈现了一个这样的生命:一个没能力和身边人进行情感流动链接的人!


其实身边人就是我们亲密关系模板的“原型人物”不管身边人是谁,从我们每个生命这里,对外投射出去,将外在每个人和亲密关系的模板一一对号,在内在进行运作后的结果。


所谓外面没有人,只有自己,其中之一就是这意思。


所以你会想去看看那个跟身边人没有亲密链接的人是怎么来的她那里发生了什么?


再说明白点,这个和周围人没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生命,在她的原生家庭和她的父母之间发生了什么,或者个人的经历中发生了什么,才出现了这样一个和身边人、孩子都无法亲密的她呢?


她在讲述中一点点给我们揭开了谜底:


自己的“父母”还在受苦,她“不敢”让自己美好起来,觉得那样做就是背叛“父母”这是最原始最深刻最自然的爱的链接。


可是这样的链接是建立在“苦”的基础上,而不是美好的基础上。


而且很显然这样不敢美好起来的她,是因为在她内在有一个知道父母很苦很苦的小女孩存在,才会“告诉”长大的自己:你不要过好了,你过好了,父母怎么办?他们那么苦!你只有和他们一起受苦,才是他们的好孩子,才是这个受苦家庭的孩子,才是受苦的父亲的孩子,才是受苦母亲的孩子!


其实有经验的咨询师在这里就能看到这样一个选择和父母一样受苦的“伟大”的小女孩,就在成年后的她的内在存在着。


父母常常吵架打架,她很害怕,躲在卫生间,也不敢发声,看到妈妈身上常常青一块紫一块,心疼又害怕,可是很无力,做不了什么。


父母过得不好,小小的孩子会非常敏锐觉察到,所以小小的她,希望做点什么,并且一定会做些什么,让父母好过,这就是一个小孩的童年在家庭中消失的开始选择不做小孩的开始。


比如小小的她拼命读书,考出高分,考上大学,就是为了爸妈,让父母开心!


比如小小的她会努力做很多事情,让爸妈开心一点,哪怕可以让父母三两天不吵架,她都愿意义无反顾去做!


比如高中时候所有人午休,只有她一个人在教室做题,高分会让父母开心点。


将父母争吵的真相永远埋在心里不说出来,去保护自己的父母!


就是这样,在父母关系不好的常态下,一些小孩会做很多事情,第一时间去弥补父母关系中巨大的清晰可见的裂缝,去做父母关系的粘合剂,代价就是牺牲自己的童年幼年!一个埋葬自己童年幼年的生命,青年和壮年的人际关系,成人后的亲密关系也就失去了最基础的支撑。


是的,有一些孩子活着,只有一个伟大而沉重的“任务”---让不开心的父母开心。


而且在原生家庭里,父母一方对另一方贬低,孩子往往会和一方保持一致的同时,也会和慢慢活成和另一方(被贬低的一方)一样的个性和特质,借此来保持和被瞧不起的另一方保持深刻的内在链接,也借此和另一方“在一起”,表达对另一方的爱。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小孩,一个多么伟大的小孩将自己年幼的生命供奉出去,献给深爱的父母,让过得糟糕的父母的生命里尽力涂抹一点亮色!


原来小小的她在不停拯救自己的父母关系,拯救对抗冲突不得安宁的这个家。


她忙着东奔西跑,忙着安慰妈妈,忙着暗地里爱着爸爸,她那么多时间就这么忙碌活着,她哪有时间亲密?她又哪有模板学习亲密?


她从中学习到的就是做事情,主动做很多事情,可是内在的链接父母,是没有的,她只是在解决问题,在解决父母的问题,所以哪怕天天在跟父母搅和在一起,可是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孩子还是一个没有得到爱的滋养的孩子,母亲不是天天跟她有说有笑,父亲不是疼爱有加,当公主一样养大---她就是把自己拿出来供奉给父母为父母而活的孩子。


你让这样孤独的孩子,没有得到多少爱,相反在很小就把生命本有的爱都倾倒出去的孩子,哪里来的连接能力,亲密的能力?!


所有的爱都给出去了,没有人倾倒给她,她那里的匮乏,不是自私造成,相反是牺牲了自己而导致的。


这样的内在受伤小孩你看得到吗?


小小的她,面容紧张,总是很警惕父母之间的互动,害怕父母吵架和打架,小小的她暗自做了生命的重大决定:让我做些什么,让父母开心点快乐点;哪里有事,我就要出现去做一些什么,弥补或者支持---这就是内心受伤小孩的生命内在语!


小小的她没有欢笑,没有放松,没有爱的流动,没有童年和少年,当了救火队员的小小女孩,从小就让父母开心快乐,因为小小的她那么深爱着父母!


长大后的她,没有亲密能力的,人际交往中很局促很紧张,不放松,也没有松弛下来的体验,没有朋友,没有交际圈,因为她实在没有精力时间和空间去和别的小朋友同伴去玩去疯!


你看到这样的家庭小英雄,是什么感受?


会不会泪流满面?会不会特别心疼?会不会特别想把爱给她?


一定会的!


就把心疼和爱,懂得和接纳,去给这样一个小小的英雄!让她从小小的大英雄,慢慢恢复到她本有的小女孩的模样会撒娇会疯闹会调皮的小女孩,同样懂事体贴父母善良深爱父母的那个如实的小女孩!


原来,最表面的是成人世界里的人际关系障碍,实则是内在自己和受伤小女孩的关系功课。


借助这样的一个案例,回看到自己,你又会和怎样的内心小孩相遇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