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心沙龙分享】肖娜的沙龙随笔 ——找到迷失的自己

标签:
教育 |
分类: 雅心原创团 |
2017-08-10 肖娜

肖娜 写于武汉
2017-8-8

这是我第一次去沙龙,沙龙的主题是《遵循学习规律,应试教育不苦逼》。去沙龙并没有太大的目的,孩子还小,也不存在亟待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一下午听下来,时间过得飞快,收获颇丰。
起初,我非常仰望主讲人汪沛老师的标签——清华数学系,特别是当他提到读过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时,更是让我羡慕不已。我在华南师范大学住了近两年,常常路过那所学校,有次看他们的公众号了解到他们学生是多么的牛X且是非常幽默风趣的段子手时,真的非常喜欢,可惜我是没有机会再去读了,哈哈哈哈哈。
比起这些标签,更吸引我的,是汪老师还原“教育”的本质,他对教育的看法和创办自己体系的行为,这和我内在的想法不谋而合,以至于我离自己的职业规划又近了一步,这样的看到就如同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如今看到一束光的出口,让我倍感欣喜和感恩。
回顾自己的学习史,如同汪老师所说,真的有太多自己在那个时期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再怎么努力也学不好的数理化,比如因阅读量少而看不懂的教科书…汪老师强调的阅读,是我小时候所缺乏的。听他讲的瞬间,我突然明白曾让我很仰望的L同学,那时的我觉得他不费任何力气,可每次文综他都能拿特别高分,这和他平时阅读的积累一定息息相关。我突然明白为何我们读导师推荐的某本专业书非常吃力,而老师觉得那本书他读起来很轻松。平时坚持阅读,必不可少。阅读和学习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感谢我人生的后半段补上的功课,让我的无明被开启,我开始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读书时我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好,也源于经历。因为小学转过学,回武汉后,我一直坚持和深圳的闺蜜通信,从三年级写到大学毕业,后来她去澳洲留学后,我们才改为网络联系。这无疑大大的提高了我书面的表达能力。而四年级的新班主任在课堂上表扬我课文读得好,大大提高了我的信心,至今,我的内心非常感激她。而英语,因为小学在深圳读了一年小学,比武汉的同学稍微接触得早一点,大家都非常仰望我,觉得我的英语很厉害,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并不是,但他们的仰望和褒奖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进初中我就自荐英语课代表,上课特别认真听讲,老师要求熟读的课文我已会背诵并默写,学英语真的是内在的兴趣和同学的鼓励,后来每次测试都考高分,附加题满分轰动了全年级,唤来一致好评,这给我很大的鼓励。学英语的过程中,我真的感受到身心愉悦,如同汪老师所说,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学习是很美的事情!
再回头看看我的专业,我从一无所知的学生,成长为我这门学科的专业老师,我非常认可汪老师和群姐所说“教育”和“知识的搬运工”
不同。爱因斯坦说,教育是忘记知识后留下的体验,我感同身受。我更多的是希望,作为学生的师姐,一位走在他们前面的人,给他们分享我这一路的体验。因此,每次给学生上第一次课时,我总会和他们分享,我不想他们通过我这门课只学到什么知识或技能,我更多的希望他们能透过我们一起完成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能被我的思维和方法影响,通过课程,他们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因为学无止境,我不可能伴随他们一辈子。汪老师、群姐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也和我的经历有关。想到我的单亲妈妈每天做着最辛苦最累的活,每个月拿着仅有的三四百块的工资,却供我读过万的学费,我读大学比读高中更努力,每门课我都是最高分,每年拿各种奖学金,最终以优异毕业生毕业。可当我步入社会,我开始塌陷,特别是到一个非常大型的工地现场,看着香港非常著名的HBA公司绘制的酒店设计的图纸,我感觉我没学过这个专业一样,我不适迷茫困惑,我不知如何提高自己,因为在我没有能力的前提下,我是做不到最核心工作。
后来姑妈劝我考研,和我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分析如果读研后能进学校做老师,以此作为背景再从事本专业的业务会好一些。于是,我又踏上了漫漫考研路,至今我还记得,复试时导师组的老师问我为何考研,我的答案既然是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读研期间更加塌陷,和大学完全不同的思维和模式,让我们这些外校生极度不适应,外加我的总监男朋友对我各种点评,我从大学时的尖子生跌入谷底。我极度怀疑,大学的老师水平太差,我那么努力,为何今天却是这样?他们给的分数,他们把我捧得那么高,算什么?研一带着不适继续跟着课程走,边学边做,研二不料生了一场大病,治疗的那一年里几乎都是睡过来的,病愈后开启我的代课生涯,边上课边学习,只接我擅长的课程,我暗下决心,不要成为误人子弟的老师。研三开始开题、调研、写论文、做设计等忙着各种毕业事宜,现在回想起来,我在专业上的付出的确太少太少,被塌陷的部分我一点也没有去慢慢拾起来,导致我今天毕业了,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加之总监男朋友用他认为对我好的方式天天对我施压摧残,在行为上,我只有不作为,这已是我最好的作为了。而我的内心,已极度厌恶手绘,拒绝动笔,就算后来我去了同学的培训班学习,因为内在的排斥,几次都被搁浅。写到这里,我依然有些难过,内心在翻滚,直至平静。去年,我要考一个国家认可的证书,如果都不是考证,我应该都不会动笔,他依然对我指点了一堆,好在闺蜜L姐姐一直鼓励着我,最后我居然考了个还不错的成绩,在我预料之外。这才是事实和真相,没有太好,但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差。
一次回武汉的机会,翻开自己曾经的东西,和妈妈说着我之前的事,我才发现,原来我曾爱过(被升级为老公的他摧残后所厌恶的手绘)?我真的走着走着就迷失了…
专业中的某一强项,经历过遗忘曲线,完全忘光了,前后学过几次,经历过培训班、学校课堂和在专业的公司中向实践高手学习。整个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真的体会到了美——不由自主的专注和投入,甚至是热爱!我发现学校的老师太low了,感觉被他们耽搁了青春,我励志一定要做对学生有帮助的老师,每当看到毕业生因为我的教学在工作中无缝对接,学以致用时,我感到万分欣慰。
如今,我研究生毕业已四年有余,毕业后我几乎没有投过简历和找工作。前三年一直都在各大高校代课做兼职老师或帮助总监老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实践中成长,生产后我一直在家做全职妈妈,孩子一岁后渐渐复出上课,空余时间依然给老公帮点小忙,直至去年暑假后和老公商议,下定决心辞去所有课程,今年三月因被邀约,我又返场上了一门课。在代课的过程中,曾有一所学校承诺会给我编制,最终被我婉拒。
这就是我这几年的工作状态。为何我不去找工作?来雅心上课后我才渐渐的懂我自己,种种不作为的背后,有毕业变故对我带来的打击,我的内在有太多的害怕甚至是恐惧,我无法面对指责,更确切的说,我无法面对不完美的自己,我真的尽力了!
汪老师说,当我们把初级的东西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可以跳出来去学高级的东西。我没懂这句话,课后去向他请教。他给我列举了算数的例子,实用的、考试用的算术足矣,七八位等再难的算数有计算器,没必要掌握。就如同五只手指有长有短,五只手指一样长才是奇怪。是的,我一直都没有去看清并接纳长短手指的事实。
而今天的沙龙,让我离自己的职业规划更近了一步,我知道,一直没准备和参加面试,除了上述内在的原因之外,我自己没有太大的欲望和驱动力,尽管我非常喜欢和享受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的状态,尽管我知道有编老师在收入和待遇各方面都比代课老师好很多,尽管我知道,大学老师是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的职业…可我真的觉得少了些什么。看到有编的闺蜜L姐姐,学校并没有物尽其用让她去教她最擅长的课程,而给她安排她并不擅长的B课程让她痛苦不已;看到曾经的很多同事把精力都花在和领导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上,却根本没放在学生身上,让我很费解;看到一起考研的同学Z在某高中做老师总被领导安排做些编外的活,让他厌恶…我知道这些都只是一个缩影,这样下结论真的很武断,可这些真的不是我想要的。老公早已成立和他装饰公司同名的文化传播公司,他很早就发现我们这个专业的大学教学和实际运用有些脱节,去年他说服我推掉所有课程的原因也是希望我能和他一起把我们的品牌做好,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想明白,我想,这背后依然有我对“广美研究生”这个光环的不舍,看到身边的同门都陆续找到自己的路并越来越美好的羡慕,所以我一直在徘徊,到底要不要进学校?今天,我觉得,我真的可以沉下心来,边提高自己的能力,边做本专业的教育——整一套真正实用,能尽快和社会对接的培训(一直以来这都是老公的梦想,他已有相关的提案),陪伴和我一样在黑暗中摸索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方法让他们快速提高某几项技能,对于需要长期积累的部分给他们路径,使他们在这一路的体验中依然能保持初心,感受到学这个专业的美好,并能早日融入社会,学以致用。
群姐在最后回答“遵循规律”是踏踏实实,是的,踏踏实实,一步也不可少,哪怕是弯路,都是必然的。
沙龙最后,在下楼的电梯里,我听到旁边的妈妈们依然非常焦虑孩子玩的手机问题,他们觉得不管孩子会更加是无忌惮。群姐说,面对焦虑是雅心课程要学习的。我觉察,我也会陷入焦虑中,可作为被施压者,我曾的体验是那么难受…面对焦虑,回到自己这里来,看看焦虑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到底是孩子不能承担在家长看来即将偏离航线的人生轨迹,还是家长自己不能承担?其实我真的很想和他们分享,去好好看看玩手机的孩子吧,他们为何如此着迷?不和他在一起,你们真的不懂他们的总总作为和不作为。对抗永远都不能看到对方的那个人,永远都在用头脑解决问题,孩子只会离家长越来越远…我亲戚家的小孩对我说,宁愿自己走弯路,也不愿听家长的苦口婆心,我也是走弯路的孩子,绕了一大圈,最终还是回到老公规划的轨迹上,我总是这样,听不进他的劝说,自己走到后才感叹他早早给我分析的是对的。而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正是因为对抗,我们永远看不到彼此,听不懂对方。沟通真的太重要,可我们的关系中有太多的聋子和瞎子。
一路写来,再次与曾经的自己相遇,原来曾经的我是如此的没有力量,需要别人的鼓励才能有力量往前走,因此对待批判、指责、评论如此受不了,我相信很多孩子都和我是一样的,我真的希望父母能看到孩子,懂他们,和他们好好说话,说完整和深入一些,孩子真的听不到焦虑背后的关心和爱,他只能感受到压抑和烦躁。如同汪老师所说,如果家长有好的学习体验可以分享给孩子,如果没有,就爱和陪伴就好。我们无法给他们我们没有的。陪他们一起做题不如回顾一下,和孩子同龄时的自己。就如同昨晚我两岁多的儿子在洗澡时闹别扭,我妈妈感叹到,为何我们带的孩子如此失败?这句话一个多月以前她的闺蜜在电话里也说过,那时的我听了很不舒服,而时过境迁,我却变得很从容。我看到我的内心更有力量去支撑我自己,我不再需要别人的好评去度日,我很清楚不管他们如何贴标签,都动摇不了我儿子本身,他就是他自己啊,小小年纪那么有想法的他自己。我认可群姐所说,孩子是更古老的灵魂,也是更新的生命。甚至我认为,他不是我的孩子,他只是借由我的身体来到这个人世,他只是他自己,不需要附加额外的标签。
渐渐的我真的体会到雅心课程所讲的,红尘的我们和生命本源是割裂的,心灵不需要成长,只需要回归,我确确实实从自己的内在获取了更多的力量,往内走,很多外在的困惑迎刃而解,我非常享受我的现状。感谢亚新老师、群姐和汪老师,让我回归,找到被割裂后迷失的自己。
后一篇:【雅心每周一菜】孜然“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