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心原创:一脉相承的功课

(2017-03-21 15:14:54)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一脉相承的功课有很多,比如对抗式交流,比如“以事为中心”的亲密关系模式等,小到一个原生家庭,大到一个民族,这些功课代代相传,翻看历史,从古到今,一脉相承,不曾断开,连绵不绝,蔚为壮观,让人唏嘘不已!

还比如重男轻女,我们习惯称之为陋习,从亲密关系上看,也是一脉相承的功课,从昨晚参与节目的个案来看,非常清晰的呈现了这一点,昨晚参与节目的年轻的妈妈这样写道:

    “重男轻女这种思想给我带来的伤害,在去年一年里,再次让我痛的发抖。

以前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我做的最多的就是证明,总是争总是拼,也成功了。各方面我都比哥哥要出色。

我以为我逃出来了,解脱了。

女儿出生后那些人的恶意再次让我觉得痛苦。

我努力的保护她,可是我越来越觉得我不可能把她圈在一个环境里不让她接触外界,她走出去就会遇到那些人。我也想暗暗的忍一口气把女儿培养成优秀的人去打那些人的脸,可我又觉得那是在利用女儿。我不要让她再成工具,我已经被当作工具过了,不要再让她受这个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陋习流传下来呢?我真的不明白!

比如说我的外婆她重男轻女思想那么重,我妈妈应该最懂这种痛啊。可她做了我的妈妈为什么就接过鞭子继续要抽打我呢?她不知道这种痛吗?她知道她懂她为什么又要施加在我身上?

女儿出生后我被从产房推出来,妈妈见我的第一句话是“再生一个。”当时我都不想说话。后来身体恢复几天,我跟她狠狠的吵了一架。她不知道我在生我女儿的时候难过的都放弃活着了,我他妈的差点死在上面!她还能说得出再生一个!她的面子比我的命都重要。这些都是去年发生的,现在说起来眼泪还是直淌。

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个年代的女人对女性这个性别这么的仇恨?对女人这么的恶毒,她们自己也是女人。”

自己的女儿,自己,自己的妈妈和自己的外婆,每个女性都曾被精神上轻视虐待,而且施加到自己小小女儿身上的精神虐待,恰恰都是小女儿身边的女性,那让这位年轻的妈妈怒不可遏!

男性女性本只是一个标签,标签本身只是一个标识,可是人们因为分别心、文化因素等原因,标签就被赋予了很多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不同的能量,比如一说女性,在很多人那里就是柔弱无能无用赔钱货的代名词。

重男轻女思想不仅是一种陋习,不仅仅是一种呈现出来的状况,更是呈现在很多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中实实在在的一种痛。

这种痛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浮现,如同一根粗大的刺,斜斜地插入在心脏,每次呼吸都可能泛起和涌出,就像节目中的那位年强妈妈:

她和孩子爸爸搬离原居点,保护自己小小的女儿,可是内心巨大的愤怒、痛苦和不甘,让她发现逃避不是一个办法,居住点可以搬离,可是内心的伤痛无法逃离,过去的一年将她积攒的能量几乎消耗殆尽。

无疑,这位年轻的妈妈想了很多办法保护自己的女儿免受重男轻女思想的侵害-和自己的妈妈大吵,和身边轻视自己女儿的女性对抗,最终选择搬离家,远离那些人......爱护自己孩子的心,可见一斑!这是一位想尽办法保护自己孩子的妈妈,很勇敢很真实也很尽力的妈妈。

常规的办法就是这样:外界让我不舒服,我就想办法推开它们,推不开,那么惹不起还躲不起吗?选择走开,总可以吧。

结果人走了,伤依然跟随着自己,不离又不弃。

对抗只会让伤痛延续,所以需要停止,因为停止,才可以真的去看自己和身边的人:

第一,这位妈妈所对抗的,绝不是某个具体的人,比如妈妈,比如某个容貌清晰的女性,而是看不见又无声无息却存在很久的东西,那是存在很久的对待女性的矮化和工具化的暗黑力量,正如它的反面,无形拔高男性“英雄化”男性的力量,这同样都是对于男性的伤害,这一体两面的伤害本质其实对于男女都是一样的,也不要以为男性在其中获得了多少利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那样,实际上男性一样不被“人”对待,在这个问题上男女都是如此,一个被矮化,一个被拔高,一样都不被真正的“人”看待。

第二:所有的对抗,都源自与爱。

很显然这位妈妈跟身边所有轻视自己女儿的女性对抗,都是因为妈妈爱自己的女儿,不想让她遭受到自己曾经遭受的精神虐待。因为她自己太清楚那种痛苦有多深多重,要花多少时间去背负和化解,要有多少泪水相随,有多少委屈甚至是屈辱要承载!

所以那位妈妈所有的愤怒和痛苦,所有的对抗,都是来自于对于过去那个一路背负重男轻女侵害的自己的爱,来自于对那个稚嫩美好的女儿的爱!

她想爱护好身边这个粉嫩一团的小家伙,自己走过了,也就算了,时光不可逆转,可自己的女儿是再也不能去走一遍自己走过的委屈和屈辱之路!

所以这位妈妈那里有多愤怒就有多爱!

第三:远离对抗,回到爱那里

除了必须的阻止和对抗之外,必要的保护之外,这位妈妈需要转身去爱!

需要转身回到爱那里去。

让自己呆在爱身边人包括自己的女儿那里,一来自己得到的是关于爱的包裹,二来可以安稳呆在爱中,而不是让自己经常从爱中抽离出来,去和外界剑拔弩张。

因为持续不断的对抗,只会让我们并不会安于去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爱,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滋养母女之间的爱,没有足够的安定安稳去培植丰富多彩的母女之爱亲密之爱。

第四:去爱两个小女孩:

让自己不舒服的重男轻女思想,其实带来的是要转身爱自己的功课:一个是过去的自己,那个不得不背负重男轻女伤害的小女孩,一个就是自己的小女儿。

在自己的内在空间去爱这两个受伤小女孩,相对来说是需要专业训练的陪伴。

比如在自己内在陪伴自己的两个小女孩:

小臭臭你好,妈妈一看到你,一想到你,就不知道怎样描述我对你的爱,就是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你的那种爱,也是想把所有丑陋的东西和你隔开的那种爱,可是我得承认妈妈做不到,比如很多时候的妈妈去跟别人对抗,去吵架,都是因为爱你,爱你身后那个小姐姐,队的,就是小时候的妈妈。

来,都到妈妈这这里来,都到我的怀里,拥抱着你们两个。

我知道你们两个都遭受到了来自外界的一些敌意,这些敌意小姐姐你知道,那是来自外界对于女孩性别的轻视,这些轻视曾经带给小姐姐你很痛苦,你花了很多时间去争取爸爸爸妈的爱,可是爸爸吗对于小哥哥总是那么偏爱,比如你总是在做事,哥哥就可以玩,你是那么不舒服,我知道你一尅是很迷惑爸爸妈妈的孩子,怎么就会有区别?后来你知道就因为你的是女孩,哥哥是男孩,男孩就比女孩金贵,这让你觉得特别难以理解,哥哥得到的那种爱,让你特别羡慕,你也想得到父母那样的宠爱,哪怕不是偏爱,只要一样的爱,你也不想去争夺本该属于哥哥的爱,这些我都深深知道......就如同小臭臭你我不想别人偏爱你,只想你得到一个人本该有的爱,而不是因为你是女孩就看轻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去贬低你.....

......

如此这般的去温柔懂的陪伴内心两个受伤的小女孩,把本该属于这两个小生命的爱,去给到她们那里去。

当我们爱内在受伤小孩越多,我们就停止跟外界对抗越多,我们内在的稳定去爱自己女儿和内在手上自己也越多。

当我们很多次这样陪伴自己,其实就是在内在陪伴那些个因为无名而代代重男轻女的女性本身。

和解其实已经在内在悄悄运作发生。

一脉相承的功课就会在某个生命这里开始转化。

重男轻女,是很多家族功课,也是民族功课,甚至是人类功课,到现在依然还没有做完。这个功课分散在每个家庭里面,被很多生命承载着在做。

功课,只有去做,才可以转化,否则只会背负,然后传承,一代代流转。

对于功课,往往集中在我们的痛点、盲点、卡点、伤点、无感点(麻木点)和暗黑点等处,也就是那些大大小小不舒服的地方,那些不舒服其实就是唤起了我们内在沉睡的,被我们忽视,或者被我们不正确对待,因而搁置在那里的东西苏醒,发出的信号,指引我们去看到它们。

功课往往是内在完成,分三层完成--第一层红尘自己不逃不对抗,开始和自己不舒服去的情绪呆在一起,就能慢慢看到很多原型的事件、原型人物,与此类似情绪的派生事件和派生情绪,这些东西从当事人角度,基本上能够呈现出来,只要对自己诚实和对自己敞开,对于红尘生命就有非常大的舒展,也有非常大的来哦与功能;第二层更深的功课是生命本源自己对于原型事件派生事件以及原型情绪和派生情绪的内在受伤小孩和红尘自己的全然接纳懂得慈悲和爱的包裹;第三层:真的懂得红尘自己内在受伤小孩等都只是生命本源外在的呈现,红尘自己内在受伤小孩等都只是生命本源外在的“相”,(这个“相”并非只是虚幻,它依然是生命本源整体的一部分,没有这个所谓虚幻的“相”,我们就没有回到生命本源的绳索和依凭,所谓“相”一样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它们是我们回归的桥梁,不要一股脑被某些言辞蒙蔽。)而无名状态下,红尘我们看到的自己以及别人,只是一个和生命本源隔断的个体,并且认为这样的个体是独立的是完整的,其实实相并非如此。当我们真的看到我们是和生命本源自己是完整一体的呈现,我们就会对所有的外在“相” 的世界和真正“实相”的存在,有了真正的觉察和看到--所有外在的战争都是可以平息和安静下来的,内在就是和生命本源在一起的状态,只有宁静喜悦和全然的存在。

    当我们处在无明状态不去做功课的时候,功课就会个人、家族或者民族抑或人类的一种不断循环的轮回和一个挥之不去的魔咒,真的可以不躲不逃,我们就有了回到生命本源的重大转机,会迎来生命苏醒的曙光。

(谨以此篇为礼物送给昨晚参与节目的年轻妈妈和所有《今晚我和你》听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