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主播亚新
主播亚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6,898
  • 关注人气:5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有暴力父亲怎么办

(2013-06-28 22:29:48)
分类: 原生家庭关系
    受“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暴力是中国千千万万家庭共同遭遇的事情,尤其是对孩子的暴力,如果很不幸,您的孩子有这样一个信奉暴力和棍棒教育的父亲,有几个简单的原则。
第一,如实地看待问题,而不是避重就轻地应对问题。很多家庭面对这样的事情时,会有意无意地偏袒大人而忽略乃至无视孩子的痛苦。因为劝服大人很难,尤其是针对一个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大人还会面临著危险。相反,要求孩子顺从施暴的大人,甚至还地颠倒黑白地说:就是你错了,你怎么可以惹大人生气呢?!显然要容易得多!但这种做法会进一步伤害孩子,他将无法判断最简单的是与非。所以作为母亲,不仅要明确地同情孩子,而且要阻止父亲,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爸爸打他是不对的,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爸爸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不会发展出过度的自责,而且保留住了最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
    同时母亲的保护还会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母爱,这种爱会给他自信,给他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最坏的情形发生,父亲就是改变不了暴打孩子的习惯,那么,母亲给孩子的这种爱,也将是孩子未来谅解父亲的基石。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有谅解的能力,从来没有获得过的爱的人,是做不到宽容和谅解的。
  第二,理解孩子父亲的做法,而不是简单地指责他。
  不管多么不合理的行为,它都有其合理性,正如西方的一句哲言“存在即合理”。比如很多军人老爸对自己孩子过于严厉,他们是将军队中的规则带到了家中。在军队中服从是天职,严厉的训练和要求绝对的服从可以说是合理的规则。然而,家庭不是军队,军队中的规则带到家中来,家庭的温暖的港湾的性质就会被破坏,从而带来种种问题。此外很多父母也容易将公司的生存法则带回家,这都会破坏家庭的气氛。如果是以上这种情形,只须不断地提醒父亲,军队是军队,职场是职场,家是家,他是愿意调整自己的规则的。如果不管怎么提醒都没用,而且他自己也很懊悔,不该将军队和职场中学来的规则带回家,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么这一般都有著更深层的原因,也是非常普遍的原因,即,这个父亲之所以对儿子很粗暴,是因为他做儿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曾对他很粗暴。在和孩子的互动中他下意识地在复制他的父亲。作为妻子可以去了解一下丈夫的童年,如果他确实也是在棍棒下长大的孩子,那么妻子可以对老公说,我认为这样做是错的,但我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做,你也是这样长大的。同时,也可以对儿子说,爸爸这样做是错的,不过他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所以他控制不住他的做法。如果父亲愿意向孩子认错,妈妈可以更进一步对孩子说,爸爸知道他这样做是错的,但他控制不住自己,因为他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但他愿意改变,我们给他一点机会可以吗?我们宽容他,不是因为他是对的,而是因为我们爱他。
    第三,帮助孩子父亲转化他的暴力逻辑。父亲暴打自己,这不仅会造成肉体上的伤害,还会造成精神上的挫伤。面对这样一个父亲,孩子可能无论怎么做都避免不了被虐待的痛苦,这会让这个孩子有深深的无能感,为了逃避这种无能感,他就会将这种事合理化。譬如,“父亲打我是一种教育方式”,“父亲打我是为了我好”或更糟糕的合理化“谁有力量谁说了算”,“谁叫我力量不如他呢”等等。等自己做了父亲后,就自然而然将这种“合理的方式”实施在自己孩子身上。要转化这种方式,就需要帮助暴力的父亲深深地认识到,小时候自己的父亲打自己是不对的。
    第四,升华孩子父亲的爱。尽管对孩子有暴力,但每个父亲仍然是爱儿子的,所以,母亲可以肯定这份爱,并和孩子父亲去探讨“有没有更好的爱孩子的方式”。并用这一理由鼓励孩子父亲学习和成长自己——“你是爱孩子的,你愿不愿意去学习更好的爱的方式?”
  最后,即使很可能最糟的事情发生了,孩子的父亲不愿意改变。但只要一个家庭中有一个大人能坚定地给予孩子爱,这个孩子就会得到很大的一份好的基础和爱。你可以做这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