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和睦家共成长--盘仲莹工作随笔2
(2010-10-18 10:59:26)
标签:
育儿崔玉涛中国和睦家父母必读 |
分类: 院长随笔 |
最近的town hall meeting上,总是情不自禁回想在和睦家自己成长的经历;此行跬步未曾料想以至千里,与我们一路同行曾经一起奋斗的同事们,特别是一线的医务人员同样也经历了那样的时期。
作为国内最早的中美合作医疗机构,我们经历了政策的诸多调整与变化,医院也从最初定位为外国人群服务,到目前得到诸多国人的青睐。这里的艰辛,恐非旁观者所知悉。
儿科医生崔玉涛在十年前以勇气离开北京儿童医院来到和睦家,成为和睦家医院为数不多的中国医生。分享他的经历是一种内心的震撼与感激。和睦家建院初始,接治了一名700克的早产新生儿,在当时的条件下转运出国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考虑途中危险,以及和睦家不发展技术别无出路,崔大夫毅然担任了孩子的主治医生,和其他同事们一起在新生儿重症室度过了88个不眠之夜.现在这个早产儿已经平安长大,父母非常感激,一家仍然保持与崔玉涛大夫的往来。当初的意气风发,只为向世人宣言:我们可以做到.因为崔大夫做到了。崔玉涛大夫在《父母必读》开设专栏,悉心解答与分享父母养育过程中的困惑,并且定期和读者见面,这一个坚持就是“十年”。
“您不觉得辛苦吗?”
“没有,我不觉得辛苦,我认为这是乐趣,工作的乐趣,这是我喜欢的生活,如果我认为这样做痛苦的话,那么我的生活岂不太难受”崔大夫回答说。
崔玉涛大夫的“投诉”很多,但是这些所谓“投诉”都是因为客人无法预约到他。很多孩子的家长已经不知不觉中把他当成了朋友,对他产生了一种依赖。口碑相传中,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粉丝”,市场部的同事们戏称“崔粉”,新浪的微薄开通几天就有2000多粉丝。
我知道还有很多像崔玉涛大夫一样的医生,我们中也有很多外国医生,扎根中国,致力于和睦家医疗事业的发展,帮助患者解除病痛,他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在此我想由衷的再次感谢他们,感谢那些与和睦家一起成长,默默付出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你们为和睦家赢得了更多尊重。当然还有其他部门的同事们,我要感谢你们,多年来我们形成的以人为本的多元文化注定会使得和睦家成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广”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