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忠于东晋皇帝
(2023-01-03 14:34:17)
标签:
陶渊明忠于东晋皇帝东晋皇帝多无能有的皇帝是白痴 |
不过,我们要记得,就在前一年,陶三十九岁时,他在诗中还说过“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又写过“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当时他是很平静地满足于隐居乡间的生活的。主要的原因可能是,404年初的形势发展非常快。二月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三月就攻入京城建康,五月桓玄就彻底失败而被杀死。刘裕胜利后,又恢复了晋安帝的帝位。估计,陶渊明是在刘裕已经胜利在望的时候加入刘裕的团队的。要知道,陶渊明本来是桓玄的人,他在桓玄手下一直干了三年多。依照李长之的分析,桓玄这个人是是非常敬重、爱惜文人的,而刘裕则是个粗人;所以,陶渊明是比较喜欢桓玄而感情上与刘裕较远的。我们还要想到,陶渊明是三年守孝期限未满就去刘裕处任职的。他这样急切地去刘裕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只能是,陶渊明对桓玄篡晋非常不满,而对于刘裕讨伐桓玄恢复晋室皇帝的帝位,则倾全力支持。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好像是一定要表明态度,挺身而出。表面上看,陶渊明似乎是站在正义与真理的一边,但事实要复杂得多。东晋一百年,大多数皇帝都比较无能,朝政常常被一些奸邪之人所掌握;大约只有最初的王导和中期的谢安(谢安在朝廷掌权只有十年)时期还稍微好些。被桓玄废掉而被刘裕又重新扶持起来的晋安帝,几种书上都说他是个白痴。《晋书·安帝本纪》里记载:“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辨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 [1] 白痴到这样的程度上,也够水平了。他当了二十二年的皇帝,纯粹是个傀儡。即便是刘裕重新扶持他上台,他也是刘裕的傀儡,并且最后也被刘裕废掉了。晋安帝之前的皇帝——他的父亲晋孝武帝,也是昏庸无能。站在今人的角度看,陶渊明一定要坚持司马氏当皇帝的正统性,谁反对皇帝他就坚决反对谁,又有多少实际的价值?但就陶渊明的行为来看,他就是认为,司马炎的后人,哪怕再白痴,再昏庸,都应是皇帝,别人都绝对不许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