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字化是健康维护的根本方向

(2010-11-06 09:16:50)
标签:

保健

医疗数字化

健康

分类: 学术争鸣
  读了呆呆转帖的“健康不能被数字框死”一文,我写下了留言“健康不能没有数字,不能没有量化,医学科学发展至今天,一切都应建议在循证的基础上,要循证当然就得尽可能定量或数字化,判断化验结果得定量,治疗给药得定量,等等,大家想想吧1?”。结果有人跟帖说“判断化验结果也可以定性啊,治疗用药有的“小儿酌减”一句话,你怎么去定量,晕死你?”如何解释这句话?这句话能够支撑“健康不能被数字框死”这样一个论点吗?让我试着解释如下:


  “判断化验结果也可以定性啊,”是因为目前对有些指标尚无定量的方法,即技术水平有限,而非定量不好或无必须,也就是说这是无奈之举!用阴性或阳性评价一个检验指标别说不能与定量比,就是半定量也比定性更好把握,就像评价一个人一样,如果仅仅是用“好人与坏人”的标准,那就难了,并且一定会出问题,即不是难评价?就是误伤无辜。至于“治疗用药有的“小儿酌减”一句话”纯属不了解小儿科用药之常规,去医院的小儿科看看小儿科的医生是如何必须依靠患儿的体重计算用药的量(特别是经静脉给药),也即小儿科用药更需严格掌握,如何严格掌握?只能是计算精准(即计量或定量),并且要按体重计算。如果从体重的角度衡量用药的剂量,小儿用药就不是酌减了,而是相当于成人,甚至是较成人用量更大。更何况“小儿酌减”并不能够解释为“小儿用药不计量”!

  最后,“
健康不能被数字框死”一文列举的几个例子,并非数字化或量化出了问题或不好。提出这些数字的人无非是想用尽可能量化的标准去指导大家的行动,这没有任何不妥?相信任何一个从事健康或医疗工作的人都知道治疗等必须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所以,如今大家都推崇“个性化”体检或治疗等。当然,“个性化”的方案仍将必须尽可能定量,定量或数字化是健康维护的根本方向而不枷锁!

 

                           (原载:www.jkbangbang.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