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核心物价指数仍保持低水平

(2013-03-09 21:01:23)
标签:

转载

清议:核心物价指数仍保持在低水平

 

2月份物价数据披露,CPI同比上涨3.2%,较上月跳升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1.98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涨幅只有1.9%。

 

尽管国内并不重视剔除食品和燃料后的核心CPI这一指标,但正统的经济学家却相信,核心CPI要比CPI更能准确地反映物价水平,也更具有对政策走向的指导意义。这一方面是出于产业权重的考虑,食品价格主要是第一产业状况决定的,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中等收入经济体只有5%左右,非农产业却高达95%左右,中国分别为10%和90%。无论如何,90%要远远比10%更重要,何况食品价格上涨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公共政策效用的考虑。其中,基于信贷以至全社会融资的非农比重更高,加上农产品的产出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货币政策几乎对食品价格没有效用。相反,加息不仅不能增加农产品以至食品的供给,也不能对居民收入的恩格尔系数产生影响,以至于越来越低的恩格尔系数在加息的情况下难以发挥约束食品需求的作用。

 

由于国内统计当局未单独披露消费品中燃料的价格,加上燃料消费的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基本上可以将非食品价格指数视同为国内的核心CPI。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的非食品价格平均水平一直在2%上下小幅波动,平均不到2%。例如,一年前的CPI同比涨幅一样为3.2%,其中非食品价格涨幅只有1.7%。2011年7月的CPI涨幅高达6.5%,但食品价格涨幅14.8%,非食品价格涨幅也不过是2.9%。2008年1月CPI创此前11年新高达到7.1%,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为18.2%,非食品价格涨幅仅1.5%。这意味着,今年2月份1.9%的非食品价格涨幅说明国内核心物价水平仍保持在低水平。

 

所以,不必对2月份CPI涨幅较上月大幅跳升1.2个百分点并创10个月新高而担心未来货币政策将重新转向紧缩。

 

恰恰相反,由于PPI仍有1.6%的降幅,表明中国工业经济依然在通缩的阴影当中,依然有必要采取刺激政策加以救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