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水淡化概念股

(2011-09-19 09:36:36)
标签:

股票

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至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拟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中都非常重视加快海水利用装备产品自主制造的步伐,推进海水淡化材料的国产化。事实上,早在2005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就提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90%以上。
  种种迹象显示,未来海水淡化装备国产化将是必然趋势,相关投资也会剧增。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海水淡化核心设备生产商南方汇通(000920)、海亮股份(002203)、双良节能(600481)等将从中受益。 (.上.证)
海水淡化上市公司"奇兵"
  由于海水淡化仍是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新兴行业,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堪称潜伏的"奇兵"。而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要的双重推动下,"十二五"期间海水淡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轨道,这些企业也有望"出奇制胜"。
  在A股上市公司中,按照海水淡化需要涉及的产业链各环节划分,可分为海水淡化管、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海水淡化高压泵等各类专业企业。此外,按照不同的海水淡化路线也可分为膜法类和热法类两大类企业。
  其中,在膜法海水淡化设备的投资构成中,高压泵、耐腐蚀管等设备投资占据45%。由于海水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处理海水用的运输管需要具备较强的耐腐蚀性。A股市场上,海亮股份(002203)与久立特材(002318)具备生产这种海水淡化管的能力。
  而南方泵业(300145)则可生产海水淡化用的高压泵。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此前还只有小型的5000吨级高压泵生产能力,但1万吨级的设备近期已设计成型。
  在膜材料领域,碧水源(300070)有关人士日前公开表示,公司正在研究用膜处理海水淡化的问题。南方汇通(000920)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则已具备反渗透膜生产技术。研究报告显示,该公司拥有300万平方米渗透膜产能,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可应用于纯净水制造、锅炉补给水和海水淡化领域。
  除了膜法之外,以蒸馏工艺为基础的热法海水淡化技术也应用较广。此前,上海电气(601727)电站集团下属的电站辅机厂具备主设备蒸发器和凝汽器的制造能力。
  双良节能(600481)则在2010年年报中称,公司已具备日产淡水2.5万吨和1.25万吨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
  业内预计,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海水淡化成本将逐步下降,最终达到与成本逐步上升的城市自来水竞争的程度。届时,海水淡化有望大范围推广。
  事实上,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相比,海水淡化已显出比较优势。据了解,到达北京的水在未经市政供水网处理之前的价格就达到6.9元/立方米,而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吨水价格已低于此价位。
  此外,国内的钢铁、化工、火电等工业用水价格普遍在5元以上,一些服务业水价更达到7元。显然,成本在6元左右的淡化海水在这两块市场将大有用武之地。(.上.证)
机械行业水利专题之六:海水淡化-生命之水海上来
  反渗透膜作为海水淡化反渗透法的核心部件,广泛运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等领域。长久以来国内反渗透膜市场一直被陶氏化学、美国海德能、日本东丽等国外品牌瓜分。近年来,南方汇通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凭借产品性价比优势带领国内品牌突飞猛进。未来海水淡化大规模开发与进口替代效应将给时代沃顿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海水淡化低温多效法适用与沿海电厂、化工厂与冶金工厂等联用,下游工厂对设备的要求苛刻。双良节能自主研发的大规模低温多效蒸馏设备已经通过专家评审,踏出国产化进程中坚实的一步。未来公司跨过准入门槛之后,有望确立其市场地位。
  海水淡化蒸馏法设备中热交换部位需要使用大量耐腐蚀管材,目前以铜合金为主,未来钛管凭借其超耐腐蚀的特性,有望取代铜管的地位。海亮股份生产的耐腐蚀铜管已经大量出口应用于中东地区海水淡化工程,加工技术优势明显。钛管钛材加工生产企业久立特材与宝钛股份未来将受益于钛管取代铜管的趋势。
  工业化进程加大了对水的需求,"开源节流"是工业企业应对水资源瓶颈的有效途径。中电环保是目前国内为电力、石化等行业提供水处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企业,未来工业企业对水处理的持续投入将为公司业绩提供保障。此外,中电环保有望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潮流在海外工业水处理市场获得一杯羹。
  催化剂:"十二五"规划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出台风险提示:国家相关扶植政策执行力度、相关企业投入的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的不确定性是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关产业链可关注的上市公司:
  上游:南方汇通(未评级)、双良节能(未评级)、海亮股份(未评级)、久立特材(未评级)、宝钛股份(买入)。
  中游:中电环保(未评级)(.东.方.证.券)
【海水淡化8概念股投资价值解析】
  久立特材:无缝管毛利率大幅提升
  2011年8月14日晚间公司公布2011年中报,我们认为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业绩情况在一季度的基础上略好于预期,分析如下:公司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5%;实现营业利润0.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36%;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52%。公司扣除非经常损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5%,同比2010年上半年的2.74%增长1.1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2010年上半年的0.18元增长61.11%。
  无缝管销量1.0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产品毛利率得以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募集资金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无缝管后续深(精)加工能力逐步提升,新产品市场的拓展为无缝管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无缝管实现毛利总额1029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58%;其中,单位毛利比上年同期增加4585元/吨,增幅86.38%;毛利率20.24%,比上年同期增加5.08%。
  焊接管销量1.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3%,毛利总额6157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单位毛利比上年同期下降1213元/吨,降幅19.75%;毛利率15.07%,同比减少3.78%;但公司通过努力提高焊管销量,使焊管毛利总额变化与上年持平。
  2011年1-6月,公司实现工业用不锈钢管产量2.37万吨(其中无缝管1.09万吨、焊接管1.28万吨),同比增长21.7%;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积极开辟新的外销市场,报告期内境外销售产品2.18亿元(占主营业务总收入的22.5%),同比增加98.57%。
  给予"增持"投资评级。综合来看,公司传统焊接管产品业务受同质化的激烈市场竞争影响仍十分明显,高端产品生产线的产能在报告期内虽然尚未充分释放,但一部分先量产的新产品对无缝管的盈利贡献已经开始显现,随着公司未来高端产能的陆续释放,对公司业绩贡献将更为积极明显。鉴于公司高端产品将陆续进入市场、盈利能力增强,我们小幅调高公司2011~2013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56元、0.81元、1.24元,对应PE分别为29、20、13倍。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税收及汇率调整风险;进出口政策变化的风险;传统产品及募投项目的市场竞争风险等。 (.华.泰.联.合)

海亮股份:产能大幅增长,期待海水淡化需求复苏

  盈利预测 
  近年来,公司不断调整市场策略,盈利能力逐步增强。随着越南和安徽新工厂,以及新建铜棒项目的投产,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将达到31.6万吨/年。今年下半年,国家将出台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国内海水淡化行业将迎来新的跨越发展。作为海水淡化铜合金管加工龙头,公司有关产能将得到释放,高毛利的海水淡化管材将大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此外,对宁夏银行 和恒昊矿业的股权投资 有效改善公司盈利结构,显著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11-2012年EPS分别为0.63元和0.77元,分别增长5%和22%,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3倍和19倍。我们认为,24-26倍PE是比较合理的水平,首次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16.00元。 (海通证券)

南方汇通2011一季报点评:主业复苏,但仍处微利

  南方汇通 000920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研究机构:东海证券 分析师:牛纪刚 撰写日期:2011-04-26

  公司公布2011年一季报,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87.9%,其中净利润0.19,同比增长-42.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10亿元,同比增长-65.3%。实现每股收益0.02元,去年同期为0.07元。

  2011年一季度公司营收能力明显增强,带动营业收入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母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出现好转。母公司主要从事铁路货车的维修和新造等业务,1-3月母公司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109.86%。主要是随铁路新线逐步建成,市场对于铁路货车需求量回升,同时随着新型货车单车载重能力的提高,对于老旧货车更新换代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营收能力得到回复。

  依赖于复合反渗透膜和棕纤维产品等高毛利率主营产品占销售收入比重逐步提高和车辆维修业务毛利率略高于新造业务等原因,公司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20.92%,同比增长0.11个百分点。公司三项期间费用率为14.72%,2010年同期为18.81%,同比下降4.09个百分点。使公司在国内铁路货车制造商中保持较高盈利能力。

  然而,公司合并报表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原因在于,2010年同期,虽然公司各主营业务收入低于预期,但报告期内获得政府补助0.32亿元。而2011年1-3月,公司仅获得政府补助0.0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由于公司现营业状况仍处于微利状态,后续仍有可能获得相关政府补助。但由于不确定性较强,在公司估值中暂不予以考虑。

  公司未来主要看点,第一、随着货运并举和重载铁路两项政策的实施,我国铁路货运线路里程将出现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公司货车维修和新造业务收入增长;第二、公司所生产的VONTORN复合反渗透膜在行业内具有较强技术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可期。

  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0元、0.26元和0.34元,对应动态PE为56.3倍、43.3倍和33.1倍。给予中性评级

碧水源:技术为基石 双赢模式开拓市场

  通过对不同类型水务工程公司盈利水平的比较,我们发现,客户性质与规模、行业竞争激烈与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而碧水源当前能够在所有水务工程公司中盈利水平居于最高,主要是因为MBR技术在国内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需求成长空间较大,企业竞争尚不充分。而碧水源正是敏锐的捕捉到了国内对于该技术的需求,逐步从技术的倡导者、推广者,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考虑到目前国内MBR应用普及率较低,而“十二五”期间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后,对于出水品质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提标改造的场地有限,MBR技术应用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碧水源作为行业内技术的倡导者,其以往的异地复制成功为其未来在全国完成布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预计2011-2012年EPS分别为1.1元、1.6元。对于高成长性个股,更适合采用PEG的定价方式,我们给予其2011年动态PE40倍、2012年动态PE33倍(对于明年的成长不确定性给予一定折扣),对应公司目标价格区间44.0元-52.8元,维持“增持”评级。(海通证券)

双良节能重大事项点评:空冷业务获印度大订单,拓海外大市场

  鉴于公司获得海外大订单,此笔订单估计大部分盈利确认在2012年。此外,未来继续获得该客户订单的可能性大,我们调高公司2012/2013年盈利预测至0.57元和0.65元(原为0.49元和0.58元);由于订单能否在2011年确认部分盈利尚存不确定性,我们暂时维持公司2011年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11/12/13年(完全摊薄)EPS分别为0.40/0.57/0.65元(2010年为0.29元),当前价14.63元,对应10/11/12/13年PE 51/37/25/23倍,维持目标价17元,维持“增持”评级。(中信证券)

南方泵业:绿色泵业市场助力公司持续高速成长

  事件:
  公司发布半年报,2011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为3.6 亿元,同比增长45.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97.5 万元,同比增长46.3%,实现EPS 为0.26 元。
  投资要点:
  1、业绩符合预期,提价稳定毛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1%,基本符合预期,略高于过去3 年收入41.5%的年均增长率,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同时,公司于今年3 月份对主要泵产品提价5%,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保持了高于行业的毛利率水平。过去3 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从21.9%持续上升到31.2%,在充分竞争的泵业市场,实属不易,这主要归功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
  2、成套变频供水设备是亮点。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套变频供水设备销售收入为3022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4.8%,成为所有业务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公司募投年产2000 套该产品的项目年底即将达产,预计产值近1.1 亿元,并且该产品目前的毛利率已达54.2%,大批量投产后该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由于变频供水设备具有无负压、节能、及无二次污染优势,我们看好其在城市高楼供水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
  3、不锈钢泵特性良好,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冲压焊接离心泵生产商,目前主要面向净水处理、楼宇供水,及工业清洗等领域。由于不锈钢泵基本无二次污染,比铸铁泵更为绿色,将在净水处理、化工医药,及中央空调等行业逐步替代之。预计今年下半年,公司募投新增20 万台不锈钢泵项目将达产,明年即可大幅贡献业绩,未来3 年该业务实现翻番增长难度不大。
  4、公司具备长期竞争优势。世界泵业市场集中度比较高,前10 名约占行业50%的市场份额,以美国ITT、丹麦格兰富等大企业为主导。反观国内,大量低端同质企业微利生存,而公司占据不锈钢泵市场最大份额,无论技术储备,还是资金实力,都具备优势。
  首次给予公司“推荐-A” 评级。我们预计2011-2013 年,公司的EPS(摊薄)分别为0.70 元、0.93 元和1.21 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8X、21X 和16X。考虑到公司可预期的高速成长性以及公司估值优势,我们给予公司评级“推荐-A”。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宝钛股份:经营持续向好,业绩释放待来年

  1、经营状况越来越好。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继续保持向上的发展态势,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钛行业需求开始复苏的判断。
  1)销量继续快速增长。受金融 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公司钛材销量陷入低谷,下半年开始复苏。中报披露,2011年上半年,公司钛材销售量已达到8325吨,同比增长65.7%,环比增长29.1%。
  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报披露,2011年上半年,公司钛产品毛利率达14.84%,同比提高5.65个百分点。我们判断其主要原因是上半年钛产品价格的上涨。2011年年初至今,海绵钛和钛板的价格分别上涨了61%和39%。
  3)在建项目陆续投产,明年大幅贡献业绩。中报披露:5000吨/年钛锭熔铸项目已转固,3200吨/年锻造项目、5000吨/年板带项目也陆续开始调试和试生产。下半年将是新建产能的集中调试、投产期,但预计明年才能大幅贡献业绩。
  2、行业需求继续复苏。航空和民用两大市场仍支撑行业需求持续复苏。
  1)航空市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航空制造业生产也开始恢复,订单不断增加。特别是2011年7月21日,美国航空宣布,将购买200架波音737和260架空客A320,此为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史上最大订单。美国航空业的强劲复苏将带来全球航空钛材的大量需求,作为全球第四大、国内唯一通过认证的航空钛材供应商,公司中长期将受益。
  2)民用市场:化工用钛是中国民用钛材的主要消费领域。2010年中国化工用钛量19718吨,占全国钛材总用量的52%。另外,电力、冶金、医疗等领域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据中国钛会估计,2011-2015年,中国钛材需求将保持8%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维持推荐评级:新建产能下半年将逐步产生收益,但真正贡献业绩是在明年。预计11-13年EPS分别为0.16元、0.41、0.62元,对应PE为169X、67X、45X。我们认为,公司产能投放与行业复苏形成共振效应,未来两年年均复合增速100%。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需求萎缩;
  公司产能投放进度低于预期。 (华创证券)

中电环保:主营业务市场增量不足,关注工业水处理业务拓展

  主营业务市场空间:电厂(火电与核电)凝结水市场容量7亿左右,按照公司现有40%的市场份额,在“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收入规模2-3亿,收入贡献较稳定。
  毛利率变动:由于公司承接机组大型化,过去三年毛利率一直上升。
  公司原材料成本主要来自钢铁类产品、外购件和比较稳定的运输费用。外购件成本下降速度比较快,且受益人民币升值,抵消钢铁类原材料价格上升,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0%左右。
  增长潜力:公司具有爆发可能的点是给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市场大而分散、竞争激烈,公司技术过关并有过一些零散的项目,未来需密切追踪后续订单情况。 (国泰君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