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知晓“巴黎圣母院”,我想大部分应归功于由尚·德拉若瓦执导的同名电影,以及维克多·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和各种版本的音乐剧。
本人也不例外,知道有个巴黎圣母院,首先是那部绝对经典的电影,记忆最深刻的要数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后来就陆陆续续地接触了一些世界名著的中译本,雨果的第一部引起轰动效应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当然是列在较前面的。
2001年去巴黎时,我清晰记得曾翻阅过此书第三卷的“圣母院”和“巴黎鸟瞰”两节;今年再去前无心翻阅此书,因为出团通知书中根本没有“巴黎圣母院”此项目。谁料,
在巴黎的6小时购物时间里,我随同游作了自由行又去了圣母院。在商量首先去哪个景点时,同游们是那么出乎意料的一致——“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除了同名小说、电影、音乐剧等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的本身,它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法国的地理原点就处在圣母院之前,也就是说当人们站在圣母院前,也就处在法国的中心点了,可想而知,圣母院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一座好多世纪以前建的教堂,始终令人神往,足见其永恒魅力!
巴黎圣母院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其历史价值无与伦比。它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理应常存于天地之间,哪怕是千年之后,我想现实情况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
上篇主要介绍圣母院的外观,本篇主要介绍圣母院的内景。

1
巴黎圣母院的平面构造大体承袭老教堂的基本格局。整座教堂宽为40米
,穹顶则为33米,气势非凡。图下方为教堂
东端的圣坛,其后为半圆形的外墙。

2 巴黎圣母院包括五个纵舱: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翼舱。几排直径5米的大圆柱将内部分为五大部分,在十字交叉堂和唱诗堂周围还有两个回廊环绕。
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穹顶高33米
,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

14
巴黎圣母院的浅浮雕(局部),讲述的都是耶稣从诞生到复活显灵的故事。

15
巴黎圣母院多壁画、雕塑和圣像,在这一大型雕塑前,几乎人人都驻足观赏。
16
圣母玛利亚和耶稣。

17
著名的修女圣特丽萨,传说她可以听到“天父”的声音。
18
圣女贞德。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453年)时,她
带领法国军队对抗英军的入侵,支持法查理七世加冕,
为法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
一位巴黎烈士主教。
20
巴黎圣母院较瞩目的一景。
21
这里,点一支蜡烛2欧元。点上后放到架子上,便开始默默祈祷。

22
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圣母院内洋溢着极肃穆柔和的气氛。

23
巴黎圣母院特制的蜡烛。这里点一支蜡烛要5欧元。

24
这位MM极为虔诚,点上蜡烛后久久不愿离去。

25
在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像前点一支蜡烛也是2欧元。

26
巴黎圣母院北侧玫瑰窗。
彩色玻璃窗,实际上是哥特式教堂的一个主要特点。一小块一小块烧制好的彩色玻璃镶嵌在窗上,从外面看玻璃窗几乎看不出有什么特色,但从教堂里面看,就能很清楚地欣赏到彩色玻璃窗上的图案。在教堂里,彩色玻璃窗的图画就是一部无字的圣经,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息。
27
巴黎圣母院北侧玫瑰窗。
28
巴黎圣母院南侧玫瑰窗近景。

29
巴黎圣母院模型(南侧)。

30
巴黎圣母院模型(北侧)。
31
巴黎圣母院模型(东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