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伦敦大罗素街的大英博物馆,珍品如山。有人说,这个博物馆没有三五天工夫,根本不可能看完;
一位曾在英国工作过两年的先生称:“我曾去过大英博物馆不下10次,每次都要花两三个小时,至今也未看够”。我们这次只安排了1小时左右,也没有借用多媒体导游设备进行参观,其惨状也就可想而知了。
说得实在一点,那么仓促,是谈不上鉴赏玩味的。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路走一路拍,而且瞻前顾后无法拍好。原想要把所拍展品的英文说明拍下来,以便日后整理,但这点由于时间关系最终也未做成。我在写上海古典园林博文的时候,一有疑问就可拿起电话咨询官方;可现在,就不那么简单了。大英博物馆的Knox、Steve等先生当然也可请教,但对于我来说,这可能已属于不太正常了。
我以为,大英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馆、埃及馆和希腊罗马馆。上篇我已介绍了中国馆;本篇涉及的大体是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等的文物,以及启蒙时期展览馆的展品;下篇将介绍古近东、埃及等地的珍宝藏品,以及以某些场景。
有好些图注,我只能留白,祈请有识之士不吝赐教!

1 公元二世纪,密特拉神的大理石雕像。
密特拉神最早在波斯受人崇拜,二至三世纪期间在罗马帝国成了一位有众多信徒的东方神灵。这座雕像表现的是密特拉正在杀死一头公牛,当时人们相信是公牛的鲜血给世界带来了生命。

2
公元前500—480年的一个留着胡子的祭司。这是一座巨型石灰
岩雕像的一部分。雕像属早期风格,来自塞浦路斯伊达利昂
(Idalion)的阿波罗神殿。
3 罗马风格镀金铜和珐琅的祭坛十字架。莫桑(Mosan)出土,约公
元1160年。

4
公元1至2世纪,形象丰富的古罗马戏剧面具。
5
上了金釉的皇家金杯。约公元1380年。这件法国哥特艺术的精品最初是为法国查理五世制作的礼品,但是在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却成了英国王室的收藏品。上面的装饰画表现了圣阿格尼斯(St
Agnes)的生活场景。
6
约瑟夫·班克斯爵士(1743—1820)。英国探险家和博物学
家,曾长期担任皇家学会会长,参与澳大利亚的发现和开发。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