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党的节日

(2014-02-28 11:28:27)
标签:

杂谈

洁尘

2014年1月19日下午,成都蓝顶艺术馆呼啦啦来了五、六百人,何多苓、朱成、吕澎、刘家琨、易丹、何世平、肖全等成都文化艺术圈的闻人们悉数到场,还有好些从外地过来的艺术圈大佬,比如栗宪庭、张晓刚、叶永青等人。蓝顶还是老传统,展览后开了坝坝宴,据诗人何小竹估计,至少有五十桌。这个阵仗让所有人都觉得震撼,都说,骏哥太牛了。

骏哥名叫张骏。这个展览是吕澎策展的《今日的往昔——张骏摄影》。总共有142幅作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张骏2013年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地遍访美术馆和艺术家故地的影像记录,另外一个部分是他多年来抓拍的艺术家朋友们在各个场合的各种形态。这些作品有着鲜明的张骏风格,构图巧妙,神态生动,充溢着作者特有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展览开幕式的前一天,吕澎在私信上喊话,喂,洁尘,明天是你们宋党的节日哦,你们明天来不来哦?我说,当然要来啊,这是宋党的大事,哪能缺席呢?!吕澎又抱怨道,你们宋党傲慢得很哦,我们这些人就是机器差了嘛,虽然有人夸我是低技高艺,但就是入不了宋党。我说,吕老师,你老是跟我说有啥子用哦?我就是宋党一基层群众,我又不是党魁。

说到这里,必须像之前跟很多人解释过的那样,先得说说啥子是宋党啥子是党魁。

成都有几个人,喜欢摄影,还多少有点器材控。他们一个是川大教授、编剧易丹,一个是成都电视台的编导易宁,这是两兄弟。还有一个就是张骏。张骏是干啥子的呢?他经历复杂,当兵、读四川美院、画画,然后不再画画,开设计公司,然后不再开设计公司,现在是五彩慈善基金的秘书长。贯穿这一切,他身上有两个标签,一是成都乃至全国艺术圈绝大部分艺术家的老朋友,江湖人称骏哥。另外一个标签就是他的摄影,每每聚会,他总是端着相机。有一段时间我拍照发烧,见人就拍,何多苓说“洁尘你不摆龙门阵啊?不要跟张骏一样老是拍照嘛。”刘家琨说我,“你想当女张骏哇?”。

话还是转回宋党的起源。易家兄弟和张骏他们几个人前两年迷恋富士的一款相机,x100,仿莱卡的外形,金属外壳,复古,拉风。最关键是拍摄效果好,尤其是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他们经常在微博上谈论这款机子,贴照片,然后周围朋友就跟着也去买了这款机子来玩,包括我。易宁说,既然玩同款相机,那就叫富士x100党嘛。这款机子也就顺势叫做党机。

在微博上耍了一阵子,以为富士公司可能会关注一下,说不定还能给点赞助,但富士公司根本不理我们。就有点生气了,说那就改个名字,不给他们打广告了。这个时候,理论家易丹教授在微博上转发一篇赞美宋朝人精致生活的文章,于是建议干脆叫宋党。大家纷纷附议。易丹、易宁和张骏是发起人,又是资深玩家,技术和感觉都相当好,于是他们就成了党魁。大家拍了比较得意的照片,就经常在微博上贴“宋党作业”,爱特过去爱特过来的,宋党以及宋党的三个党魁就此开始行走在江湖上了。

宋党的第一个展览其实不是张骏个展,是2013年11月在成都附近邛崃县平乐古镇的一个小展览。朋友姜海帮平乐搞了一个书吧,开业时邀请宋党去做个展览,于是三个党魁再加我、阿潘、孟蔚红等几个在成都的基层女党员提交了一些照片。本来还有翟永明,但她当时不在成都,就没参加。其实,宋党说不清有多少人,除了成都,北京、上海、德国、美国,哪儿都是;一般来说只要是美女,在微博上一嚷嚷,党魁们就说好好好入党入党。如果是男士,党魁们就说,那就交上作业来考察一下。姜海不是美女,但他谦和勤勉,把照片给洗印出来,装框挂在了书吧,然后把宋党的成都党员们邀请去平乐玩了一趟,关键是又有党机,于是带机并带场地当场入了宋党。那个展览叫做《宋——成都文人平乐雅集》,海报上的文字是我写的,“一群成都文化人,各自有不同的职业身份;他们是教授、是画家、是作家、是记者;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摁下快门,把打动他们的眼前景物定格成图片。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欣赏宋人的生活理念和艺术风格。何谓宋?日常、精微、欢喜、雅致。回溯之路遥远漫长,他们在路上慢慢逛着,不求抵达,只愿愉悦。“

说起来,宋党什么的是个耍事,平乐展览也是找个噱头的一次玩耍,但张骏个展则是正式的大场合。张骏在成都艺术圈乃至全国艺术圈里是有口皆碑的人缘好,这个展览是其人品爆发的一个集中展现,阵容超豪华,吕澎策展,周春芽、张晓刚、翟永明、刘家琨撰文,这几位都是张骏三十年的老朋友了。没有印到画册里但纷纷撰文抒情的还有叶永青、余极等多位艺术家,讲述和张骏之间多年来的交往,字里行间温情无比。展览前后,有关这个展览的文字和现场图片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被海量转发。方力钧因为开幕式当天有事不能到场,提前飞到成都来,祝贺、喝酒,然后飞走。周春芽当天从上海飞回成都的航班被取消了,没能赶上开幕式,他在微博上说他很难过。

余极用了“温润如玉“这个词来形容张骏。我觉得相当恰当。所谓人品爆发还体现在天气上:前几天成都阴霾沉沉,pm2.5接近300,重度污染;到了1月19日开幕当天,突然间就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温暖如春,pm2.5陡降至50左右。那天蓝顶艺术馆预计到客人太多,晚宴定的就是露天的坝坝宴,如期举行,一点差错都没有。

张骏个展吸引了不少媒体,都是大篇幅的报道。《新周刊》在张骏个展之前做了一个专访,标题叫做《向往宋朝生活的“宋党”,怎么拍当代艺术家?》,张骏在采访中说,这次展览的142幅作品是从上万件“宋党作业”中选出来的,《新周刊》专访的题记里说,“他的照片记下了中国当代艺术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和时间点,这些年总是有人拿他和肖全比。他是‘宋党’成员。”

一直以为宋党就是一个好耍的事情,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好耍的事情,张骏也经常拿这个噱头来开玩笑。读了《新周刊》这篇报道,我才发现,摄影家张骏对于宋党这个说法,其实蛮认真的。

2014-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