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邦凌
朱邦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58
  • 关注人气:6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减持新规是资本市场功能的重新平衡

(2017-06-01 08:02:02)
标签:

杂谈

2017.6.1 《第一财经日报》

经过半年的充分酝酿,证监会雷厉风行地推出《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16个月之前主要针对大股东的减持规定进行了全面完善。除大股东之外,覆盖了持股5%以下股东和董监高在市场上“吃相难看”的多种减持乱象。过桥减持、清仓减持、辞职减持、精准减持、闪崩减持等恶意减持现象将得到遏制,形成多年的大小非减持灰色利益链也将被打破。

减持新规的推出,将缓解近期市场深度结构性调整的恐慌,稳定市场预期。但它的深层含义,在于对资本市场投资、融资、财富再分配、资源合理配置等多重功能的重新定位与再平衡。

过去多年,A股融资功能得到特别重视,市场甚至被称为“圈钱市”。刘士余主席也认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融资2016A股共有280家企业拿到IPO批文,募集资金1843亿元左右。2017年,伴随着IPO常态化,新股发行高歌猛进,由两周一批提速至一周一批,之后一直按照每月四批的节奏发行。截至525日,发审委共审核226家企业首发申请,其中首发获通过184家,未通过26家,取消审核4家,暂缓表决7家,过会率约为81.4%%,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已久的IPO堰塞湖正在加速消化中。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并没有与融资功能同步强化,投资亏损成为普遍现象。按照2016年末1.17万亿户的个人投资者来计算,2016年个人投资者的人均亏损额为1.32万元;若按照年末时的5048.44万户持仓投资者来计算,2016年个人投资者人均亏损额则为3.06万元。

近期,个股普跌,投资者深陷亏损境地。截止510日,按照5000万持仓账户以及总市值缩水情况粗略计算,A股投资者近一个月来户均亏损超过8万元。从流通市值角度评估户均亏损或许更加合理。数据显示,A股流通市值近一个月以来下降达2.8万亿元。据此测算,户均亏损超过5万元。

中小投资者亏损的部分原因在于,新股大量发行叠加金融去杠杆和严厉监管,资本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股价结构性调整和估值结构重估。在贵州茅台、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蓝筹股创出新高的同时,大批个股创出股灾以来的新低。更令市场恐慌的是,个股闪崩现象频现,大量个股瞬间跌停,资金恐慌出逃,多头毫无抵抗力,极大挫伤市场人气。

投融资功能的严重不平衡,使得市场已经超出零和博弈,大部分投资者陷入一买即套的局面。而原始股东和董监高的疯狂减持,使得市场财富再分配功能异化为原始股东的盛宴和散户的伤心地,中小投资者成为被掠夺者。

限售股减持的约束不足,持有低廉筹码的大股东、董监高以及各类pe、原始股东,在财富再分配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201711日至5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被重要股东减持了49.08亿股,合计减持金额为750.96亿元。在上述减持中,有103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有170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减持金额过亿元。

投融资功能的严重失衡、财富再分配功能的过分倾斜,使得a股的资源配置功能趋于无效。产业资本热衷于跨市场套利,资本玩家和金融大鳄呼风唤雨,“妖精”、“害人精”一时志得意满。忽悠式重组、无实质内容的跨界并购、诱导散户高位接盘的高送转骗局,使得金融脱实向虚现象愈演愈烈,远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限售股的无序减持,让IPO常态化给力实体经济成为一种美好愿望。股市宝贵的资金血液,大量流失到“改善生活”、字画收藏、豪车豪宅中,创业板蜕变为“创富版”。在脱实向虚的迷失中,市场资源合理配置功能何从谈起。

减持新规的初衷,是通过对股东及董监高限售股减持的约束,让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相匹配,在财富再分配中中小投资者不再只是被掠夺者,市场资源配置时产业资本的套利冲动让位于服务实体经济。

减持新规的意义,就在于谋求资本市场多重功能的最大平衡,以这种平衡来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从而为资本市场的更大改革赢取时间。暴涨暴跌的市场,注册制改革很容易被“妖魔化”。减持新规,和严监管系列措施一样,将为注册制改革清障。

本次减持新规的最大遗憾,是没有将公司业绩与限售股份解禁挂钩。当年业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公司,一律禁止大小股东减持。上市之后业绩大幅变脸的新股,也应延长限售期。同时,没有明文鼓励那些自愿延长锁定期的股东,像信捷电气,大股东自愿锁定限售股5年,董监高自愿锁定3年,应在税收方面进行鼓励,引导更多的大股东和董监高自愿延长锁定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