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市公司不能为追逐热点任性更名

(2015-04-03 14:24:49)
标签:

财经

分类: 财经评论

 2015.4.3 证券时报

 最近,熊猫烟花发布公告称,公司证券简称由“熊猫烟花”变更为“熊猫金控”。2014年共有182A股上市公司更名,这也是A股上市公司变更股票名称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15家公司的股票名称在2014年进行了两次以上的调整。进入2015年,上市公司更名之风更盛,沪深两市已有30多家上市公司更改了自己的证券简称。

上市公司之所以更名,排除st股业绩扭亏摘帽外,大量公司是由于重组成功或大股东易主引发主营变化。近两年,恰逢产业转型升级引发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浪潮,主业变更公司更名在情理之中。但需要警惕的是,部分公司为追逐市场热点,借机进行概念炒作,甚至内外勾结操纵股价,部分高管趁机高价减持。对于日益泛滥的上市公司更名热,监管部门应引起重视予以规范,不能让上市公司为追逐热点任性更名,更不能让“更名行情”成为题材炒作的工具。

上市公司更名,一般都紧跟市场热点,不乏资本、环保、生态、娱乐、影视、游戏、动漫、智慧、创业、文化、云网、金融等高大上字眼。不管公司主营、业绩如何,先将公司名称与最热门的概念联姻,为公司穿上花哨的外衣。多年来,A股上市公司更名多与当时的市场热点相关联,什么题材时髦就起什么名字。2000年互联网科技热潮席卷全球,当时1131只股票名称与科技沾边的有78只。2007年房地产市场一片繁华,带有地产、置业等名号的股票明显增多。2010年有色金属大热,沾金带银、冠以资源的股票名称随之大量涌现。

A股,多年来存在一个赚钱效应巨大的“更名行情”,让上市公司与投资者趋之若鹜。股票更名,引发遐想空间与轰动效应,进而引来投资者的追逐,股价走势抢眼,这是上市公司期待的更名效应。据统计,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大部分更名的上市公司,都成功演绎了一波更名行情。313日由海隆软件改名而来的二三四五,当天大涨5.95%,此后再连续收获两个涨停。民营餐饮第一股湘鄂情更名为中科云网,在25个交易日股价涨幅翻倍。欺诈上市的绿大地更名云投生态,口碑不佳的公司实现了洗白,股价也随之大涨。

改名游戏,上市公司玩得不亦乐乎,但不少公司主营业务跟不上,单纯改名导致的股价上涨,通常都是短期行为。部分上市公司醉心更名游戏,图谋在题材炒作中浑水摸鱼借机高价减持。

目前,监管层对上市公司更名尚无明确限制,只要经上市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更名手续非常简单。对于单纯迎合市场热点进行题材炒作,不具有实质并购转型内容的更名,应适当进行控制,不能以更名误导投资者。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说明改名的理由和依据,对于无正当理由的更名应予以制止。同时,对于更名前后的上市公司作为交易所监管的重点,排查股价异动与市场操纵嫌疑,对于高管减持在公司更名两个月期限内予以限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