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低风险投资 |
大部分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都是参照券商研报、股吧传言甚至道听途说,对公司并没有深入了解。炒股者,就是根据技术图形、概念题材跟风炒作。可以说,这是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通病。
陈凌,不是公募基金经理,也不是券商行业研究员,但他调研过的上市公司数量远甚于前两者。他声称,调研上市公司并不是以捕捉“黑马”为首要目的,而是为了认识上市公司,学习行业知识,提高企业定性分析水平。家住福州的陈凌,今年41岁,是个不折不扣的价值投资者,近两年来只身跑了500多家上市公司,仅今年就自掏腰包10多万元调研了近300家上市公司,人称“调研哥”。
下面是《投资快报》对他的年终专访摘录,读后令人敬佩。
记者:你今年跑了多少家? 花费了多少?你的事件报道后,有更多投资者学你跑吗?
陈凌:今年约跑了28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约花费了10万。
我的报道刊登前,股东会上很多时候只有我一名散户,去年发现同行的散户多了起来,也认识了不少好朋友。
同时,上市公司开始更注重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了,不少公司向我请教如何与投资者沟通。
记者:你今年跑了多少家? 花费了多少?你的事件报道后,有更多投资者学你跑吗?
陈凌:今年约跑了280家公司,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约花费了10万。
我的报道刊登前,股东会上很多时候只有我一名散户,去年发现同行的散户多了起来,也认识了不少好朋友。
同时,上市公司开始更注重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了,不少公司向我请教如何与投资者沟通。
记者:又跑了一年,获得什么收益?
陈凌:收益不会马上见效,能力和经验是日积月累的。
比如我持有的鲁泰A和江铃汽车,是前几年调研的,等了几年才出现买入机会。
只是,跑多了,看多了,就懂得躲开一些价值投资的陷阱,不会轻易掉进去。
记者:各项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正在谷底慢慢回升,你实地调研后感觉如何?
陈凌:我觉得回升不明显,是结构性的回暖。有的行业还在继续恶化,有的行业在回升。
2008年的4万亿投资后,使很多企业错判形势进行大额投资,令到过剩的行业进一步过剩,很多产能要慢慢消化,苦日子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我个人判断,经济可能会在2015年三季度左右呈现整体回暖,那时大部份行业会出现回升。现在谷底到了,整体起来还为时过早,我猜测2014年还是经济调整年。
记者:公司的高管又怎么看待今年的实体经济?
陈凌:我前段时间去了泉州的兴业科技,是做牛皮皮革的一家企业,下游客户是鞋类。目前,服饰、制鞋都不景气,董事长当时判断,要到2014年三季度行业才可能出现拐点。
我跑了这么多企业后发现,很多企业的效益都不是太好,人民币升值太快,基层劳动力的成本上涨太快,同时,企业升级转型需要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很多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高管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他们在努力的扭转局面。
陈凌:我前段时间去了泉州的兴业科技,是做牛皮皮革的一家企业,下游客户是鞋类。目前,服饰、制鞋都不景气,董事长当时判断,要到2014年三季度行业才可能出现拐点。
我跑了这么多企业后发现,很多企业的效益都不是太好,人民币升值太快,基层劳动力的成本上涨太快,同时,企业升级转型需要时间,这些因素都制约很多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高管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不太乐观,但他们在努力的扭转局面。
记者:今年不看好哪些行业?看好哪些行业?
陈凌:我不看好严重依赖经济周期的行业,以及和原材料有关的行业,因为整个经济调整期还没结束,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例如:煤炭,水泥,有色,工程机械这些行业,没这么快呈现好转。
看好的行业有:医药医疗、保健、生态环保和品牌消费品,还有部份TMT企业,但这个行业涉及面比较大,随着新兴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进步,某些公司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产品,可以瞬间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这个都值得大家关注。
陈凌:我不看好严重依赖经济周期的行业,以及和原材料有关的行业,因为整个经济调整期还没结束,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例如:煤炭,水泥,有色,工程机械这些行业,没这么快呈现好转。
看好的行业有:医药医疗、保健、生态环保和品牌消费品,还有部份TMT企业,但这个行业涉及面比较大,随着新兴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进步,某些公司会出现一些颠覆性的产品,可以瞬间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这个都值得大家关注。
前一篇:东易日盛凸显ipo补丁还要打
后一篇:a股患上新兴产业意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