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合法权益利益关系意见财经 |
分类: 财经评论 |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显示了顶层设计的大智慧。注册制和配套措施的跟进,奠定了中国资本市场新牛市的基础。
其后推出的Ipo新政也颇多亮点,存量发行、抑制三高、加大违规处罚力度等颇受业界和投资者认可。随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出台股票网上按市值申购实施办法和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等系列配套办法。
但是,对于沪深交易所的配套细则,投资者却颇多微辞。归结为一点,就是两大交易所出台的ipo微观设计某些方面显得度量不足,与高层注册制改革的大智慧相比,给投资者多多少少一些耍“小聪明”的感觉,有些细则明显是为了部门利益而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投资者不禁发问:部门的小利益难道高于被誉为“大拇指”的投资者利益吗?公众利益高于一切的资本市场难道是是部门利益任意分割的蛋糕吗?
出台这样的规定,难道是技术原因吗?可十年前的市值配售即已解决此问题。那就只能以小人之心来猜测,此种政策的目的是沪深两市竞争和利益关系。如果能够实行沪深两市市值可以通用,不仅可以促进沪深两市的竞争,同时还能有利于上市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投资者另外不禁连续发问的是,为什么网上申购要投资者市值申购,而网下机构投资者申购却不要?且网下申购的比例大大的高于网上?各大基金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新一轮打新潮,不论是债券类、股票类还是混合类基金都开始加快步伐抢先推出。为什么最近基金纷纷推出打新基金和理财产品?面对这样的打新热潮,为什么不像对待打新专业户一样进行“取缔”?为什么不像防控炒新一样进行提前监管和防控?这难道是为了壮大机构投资者吗?如果是这样,那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是一句空话吗?这符合证券市场“三公”原则吗?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强调要维护市场公平,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显然在具体改革措施和配套细则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部门小利益被置于公众利益之上,“小聪明”模糊了顶层设计的大智慧,ipo的配套措施也需要注册制那样的大智慧来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