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平經(35)Tai Ping Jing

(2011-07-12 11:32:46)
标签:

何象

河洛

天地

得之

所欲

黄信阳

黄信阳论道

杂谈

分类: 道教文化与宗教法规

    右集難解凡文方訣簡賢得失實陰陽反形以致道

  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第一百六十

  「願及天師請問一事乃止。」「行言,何疑哉!」「凡道包天裹地,誰持其氣候者?」「深哉遠哉妙哉!子之所問也。何睹而問此?」

   「有睹有見,見天地之道,獨不知窮極,故怪而問之也。」「善哉,子之言入微意。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亦不可卒得,乃成幽室也。入室思道,自不食與氣結也。因為天地神明畢也,不復與於俗治也。乃上從天太一也,朝於中極,受符而行,周流洞達六方八遠,無窮時也。子思書言,自得之也,為神之階可見矣。去世上天而治,不復見矣。子欲重知其明效也,世不可得久有而獨治也。故得道者,則當飛上天,亦是其去世也。不肯力為道者,死當下入地,會不得久居是中部也。故天地開闢以來,更去避世,聖文常格在而不見其人,是明效也。不死得道,則當上天;死則當下入地,不得久當害中和之路也。子得吾文,自深思其意,欲樂上行常生在,與天并力,隨四時天下祭祀而飲食者,努力為真道,是其汙法也。若不樂常在而樂死者,棄道隨俗,亦將歸地下,不得久睹天日月星曆也。吾文□□,萬萬不失一也。故古者聖賢人盡去,今無見者,是其大效也。子自思之,樂上則上,樂下則下,無奪子志者也。故〈起〉吾為太平德君制作法度,不限一人也。夫太平氣來,有一人自冤不得其欲者,則上皇平氣不得俱來至也。故天教吾廣開闢其路,使得自恣自擇可為也。賢明欲樂活者,可學吾文,思其意,入室成道,可得活;賢柔欲樂輔帝王治,象吾文為之,可以致太平;欲樂居家治生畜財者,思吾文,可竟其天年而終死。故各為得其所願,無大自冤者也。故太平之氣得來前也。平之為言者,乃平平無冤者,故為平也。是故德君以治,太平之氣立來也。所以然者,乃天下無自冤者,各自得其所樂,所以敕真人以付上德之君者。上德之君,其用心必仁賢而明,明者不奪人所欲,必得天下之心,欲承天意,以道歸之〈止〉也。真人知之耶?」「唯唯。」

  署置官得失訣第一百六十一

  「行且重戒真人一言,使其有似天行也。〈起〉天之為行,不奪人所欲為也;地之為行,亦不奪人所欲為也;明君之為行,亦樂象天地不奪人所為也。與天地相似,故能獨長稱天地,得其心也。〈止〉子知之耶?」「唯唯。」「夫天且為惡,其歲且大凶者,常害人所為,故民無可收也,其歲凶飢寒也。是故地將為惡也,傷人所養,其根不固而有病也,其歲不成,多傷民困窮也。衰惡之君將凶,署置不以其人所任職,名為故亂天官,犯天禁,失天儀,反復就責而罪之,不原其力所不及,人之所不及。比若一旦使君王步行百里,恐其不能到而道止也。人所不及,正是此也。故不擇選人而妄事署其職,則名為愁人而危其國也,則名為亂治政敗也。夫〈起〉天地極神且明,尚不敢奪人所欲為,奪之則為大凶歲也,何況人哉?〈止〉真人寧解迷曉耶?」「唯唯。誠得隨其國以師書授之,因就其俗示之,曉之解之。」

    「行,子可謂曉事之生,天不奪人願也。子行正自得天命,年日益增,何有窮已。子學不求居世尊榮,何復求索,得天意而增年?今已告子,子今寧能說不耶?」「然,其受恩大喜,無復有所恨。但恐力極行,以師文授教,恐不能一旦而遍也。」「何必一旦而遍,但為之不止,自舟流不久。」「唯唯。受嚴敕,不敢雖繩墨。」「子已知其意,吾無復以戒子也。行,辭小竟,事畢。異日有疑,乃復來。」「唯唯。」

  右大集難問天地氣候為道與不吉凶君署置官得失文

  太平經合校卷九十九己部之十四

  太平經卷之九十九

  乘雲駕龍圖第一百六十二

  太平經合校卷一百己部之十五

  太平經卷之一百

  東壁圖第一百六十三

  著東壁

  〈起〉上古神人戒弟子後學者為善圖象,陰祐利人常吉,其功增倍。陽善者,人即相冗答而解。陰善者,乃天地諸神知之,故增倍也。積德者,富人愛好之,其善自日來也。人之所譽,鬼神亦然,因而祐助之。好道者長壽,乃與陰陽同其憂,順皇靈之行,天地之性,得其道理,故天祐之也,失者亂,故天不祐之也。夫求善以善,無可怪者。學以仁得之,道之始也;以德得之,道之中和也;以道得之,道之上也。〈止〉咄咄!慎之慎之,行無妄也。極思此書,傳之後世,可無傷也。隨四時轉,道之上也。善者自興,惡者自病,吉凶之事,皆出於身,以類相呼,不失其身。天道無私,但行之所致。故前有弟子,後有善氣,趣學不止,令命得陽遂也。或得長壽身不敗,故為善。乃於內外神反為其除害,弟子居前,主為其對。物有自然,天下之事,各從其類也。

  太平經合校卷一百一己部之十六

  太平經卷之一百一

  西壁圖第一百六十四

  〈起〉上古神人真人誡後學者為惡圖象,無為陰賊,不好順事,反好為害嫉妒,令人死凶。天道不可彊劫,劫必致兵喪威之死,滅世亡道,神書必敗,欲以為利,反以為害,此即響應天地之性也。乃致自然之際會,審樂以長存,慎之慎之。無好無害,善者自興,惡者自敗。觀此二象,思其利害。凡天下之事,各從其類,毛髮之間,無有過差。但人不自精,自以不知,罪名一著,不可奈何。不守其本,身死有餘過。乃為惡於內,邪氣相召於外。故前有害獄,後有惡鬼,皆來趨鬥,欲止不得也,因以亡身。故畫象以示後來,賢明得之以為大誡。愚者不信道,自若忽事,書審如言,不失銖分。故守柔者長壽,好鬥者令人不存。物事各從其類,不復得還,雖悔之無益,鬼已著焉。見誡當覺,以時自還。今尚未傷,固可得為善人。善者乃上行,惡者下降。天道無私,乃有自然,故不失〈止〉法也,其事若神。

  右著西壁

  太平經合校卷一百二己部之十七

  太平經卷之一百二

  神人自序出書圖服色訣第一百六十五

  「〈起〉吾本少學而不止,精神念之,涕常欲下。為此積久,蒙皇天大恩,今日幸得逢天師人於曠野。始學若虧,司問小事外浮華也。本求守一養性之法凡三百首,乃見天師說而無極,故敢問身寧可得長存與?〈止〉不見天師說而無極,故敢問小政事。見師說無極,乃敢具問天地開闢以來,帝王更相承負愁苦,天災變怪訖不絕,何以除之。又群神無故共害人,人不得竟其年命,以何止之。今受天師嚴教深戒之後,宜何時出此止姦偽興天地道之書乎?」「乙巳而出,以付郵客,而往通之者也。後世歲歲在玄甲乃出之,是天諸甲之首最上旬也,與元氣為初,乃以書前後付國家,可以解天地初起以來更相承負之厄會也。比付當以何字,其文教積累其字,獨自深知之,勿令泄皇天上和與第一之道也,將傳與能往付者,共分別解之。比到玄甲,使其憤憤,如有求吾書者,以守一浮華為前以付之。」「已付郵客方士,往付上有至德之君。何謂也?」「得而防行之,即其人也;不知行之,即非其人也。真人勿先出之也。且天威怒,反殺人也。吾戒悉盡於是矣。所以□□,誠畏天有言也。」「今天師教敕下愚弟子,胸中慺慺,若且可知,不敢負也。誠問著圖者,畫神衣云何哉?」「皆象天法,無隨俗事也。今不曉天法,其人圖大小,自以意為衣。衣者,隨五行色也。今使母含子,居其內,以色相次也。大重之衣五也,中重之衣四也,小重之衣三也,微重之衣象陰陽,二也。大集之衣亂彩六重也。願聞大重何象,象五行氣相合也。四重何象,象四時轉相生也。三重何象,象父母子陰陽合和也。二重何象,象王相氣相及也。六重何象,象六方之彩雜也。故天下有雜色也。此之謂。」「善哉善哉!」「行去,慎圖密文。」「唯唯。今弟子至愚且賤,蒙恩得與天師文用日久,凡事響且畢。願更問一疑。」「平言何等也?」「今見天地開闢以來,文書前後出非一,乃積多復多,河洛出之,今此書何不須河洛出之乎?」「善哉善哉!子今難也。天使子言,可謂得其意矣。今天悉使吾為帝王人民具出陳承負之責會也,文書積眾多,不可以河洛出之也。夫河洛文書,文多當見,其策文多,難以策悉知之。故天因人出之也。天乃深知吾而為其言,知而具難問,故反使子與吾共傳其要言也。子亦自知學,而不得道心,真人為何來哉?」「今愚蔽暗不自知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