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4)
标签:
梁晓声文化教育历史时评 |
分类: 读万卷书 |
旅游断想
现在人们更多的喜欢说 旅行
似乎是比“旅游”又上了一个台阶
文章不长,却耐人寻味
梁晓声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旅游”这一概念
仍含有逃避和寻找的意味
在凡夫俗子体现为前者,在旅游家体现为后者
......
细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
记得一位旅行家曾说过:
旅行其实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自己
看来是英雄所见 

旅游是弥补人类现代生活缺憾的方式
旅游业证明着人类对自身的体恤
有的人在竭尽全力地唱着“我想有个家”
已经有了家的人,有时也会想着“我想离开家”
看来“围城”内外的故事,可能谁都有过
在旅游中,人的本来面目是极难伪装的
难怪,钱钟书先生说:
『旅行最检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毕现。经过长期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结交做朋友。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我觉得这应该是比较好的“试婚”吧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总是去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
这是一个危险的思想误区
这是梁先生在
近虑,远忧 一篇中提到的
这个问题该不该想,我说不好
但“总是想”确实是“很危险”的
我以自己上大学时的一段经历来说明
大二、大三时,正赶上中国改革开放
国门打开,各种的文化解禁
一时间,很多西方图书涌入中国
当时在大学校园里,最流行的就是哲学书
什么弗洛伊德、尼采、叔本华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
......
本就正处在一个迷茫期
结果越看越迷惑,越看越悲观
直到有一天
当我走出宿舍大楼
灿烂的阳光,明亮而温暖
操场上正在打篮球、踢足球的同学们生龙活虎
充满朝气和阳光

去它的(差点就爆粗口了
)什么
)什么“人越聪明就越痛苦”
现在,我宁愿自己憨点儿,傻点儿,快乐点儿

丢下这些老人家
我也冲向操场
可话说回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
更有许多无法推卸的责任
大到人类、国家的生死存亡
小到家庭成员的幸福安康
正如我们在《人世间》里看到的芸芸众生、普罗大众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易
因了每个人各自不同的境遇
正如在 卖“花”老人 一篇中
作者对这些在常人眼中甚至都有些卑微的小人物
没有愤怒、没有埋怨、没有指责
更没有高高在上地拿什么所谓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他们
有的,只是“人类对自己同类的爱心”和理解
尽管世事艰难
却也充满了爱和温情
或许这就是它赚足观众眼泪、每集都让人泪目的原因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