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2022-03-15 14:58:36)
标签:

读书

梁晓声

随笔

文化

杂谈

分类: 读万卷书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访法散记

梁先生在本篇中写到对法国的一些认识,我很认同,也有自己的一些感受
法国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国家
巴黎无疑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美丽和繁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前者陶冶性情,后者骚扰灵魂
说得太好了
这就是我更喜欢欧洲包括那里的一些小国家胜于美国的地方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人类的普遍心理恰恰是在满足了对繁华的向往之后才开始寻求和建设美丽的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巴黎更是一座到处使人感受到艺术氛围的城市


西方人的 幽默感 —— 让人很受用
在国人看来十分严肃的事情
西方人更乐于用幽默的方式去理解、认识、接受
所以他们普遍地生活得比我们轻松、愉快
这是因为文化的不同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民族性的不同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还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所致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或许都有吧

真心的希望,我的同胞也能活得轻松、自在一点儿
不要有太多的负累
尤其是人为的
更多一些童心和稚气
少一些城府和算计
无论看得惯的还是看不惯的
如若都能以一种“挺好玩的”的态度去对待
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礼貌的距离
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和我们还真是不一样
中国人相处,稍微熟悉一点后
说话就少了很多“界限”
别人的什么好像都想知道
还美其名曰:关心
有时候确实让人很感觉尴尬
其实,即使亲人之间都要给对方一定的“私人空间”
更遑论朋友,甚至有时候连朋友都谈不上,顶多是个熟人
所以人与人相处,还是要保持适度的“距离”
与人方便,与己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再来说说城市建设
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建设确实变化挺大
拆掉了不少的老旧建筑
盖起了很多的高楼大厦
但是,细细看看
很多城市越建设越没有自己的城市特点
高楼林立
也只能是“钢筋水泥的丛林”
失去了或者压根就没有城市的“灵魂”
从某种角度来说
这是变现的浪费和破坏

一种历史造就一种文化,一种文化造就一种文明
一种文明造就一种民族,一种民族造就一部分人类
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或许是世界上最政治性的文化和最政治性的文明

深圳随想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新建的一个“特区”
这不仅指其享受着特殊的国家政策
更特殊的是 —— 这里有一批不一样的—— 深圳人
他们怀揣着梦想
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来到这里
深圳像一所学校,培育出了另一种当代中国人
他们勤奋、能吃苦、不抱怨
他们就像深圳这座新型的城市一样
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希望
以至于“深圳速度”都成了内地人夸赞一个人办事效率高的代名词

《随想录》——梁晓声著——2022读书记录(4.5)

单有文化的历史,而没有经济发展的腾飞伴舞
无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座城市而言
都是可悲的
单有经济发展的腾飞,而没有文化的陪衬
无论对......
同样是可悲的

你有文化吗?你有才能吗?
那么,去甚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