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二十九,十九,十一元貌似相同的刮胡刀价差
(2025-04-25 12:31:47)
开始看到由于贸易争端转内销的刮胡刀(外带十二个六层刀片一刀架一软化膏全套29.9元) 便下单买了一套 随后两天又看到以同样借口的卖家
自称为源头工厂相似的配置十九点九元一套 接着又有厂家清库存十一点九元一套 从画片上看几乎一样的商品 另外有卖八点九元一套的刮胡刀
外表看刀架为塑料材质 有别上面三款的金属刀架 故不同论 我收到货后萌生退意 但考虑到麻烦 心想算了
随后又把几家仍在卖的刮胡刀图片比对了一下 没发现有什么差异 实际商品怎么样 也许只有刮过胡须后才能知晓
质量差一些的刀片用过两三次后就不好使了 质量好的刀片刮过三五次还能顺利的刮下胡须 但这只有用才能分辨出来 十几年前曾刮过一段胡子
买过刮胡刀 觉得刮胡子比电动剔须刀剔得干净 可是毕竟不如电动剔须刀方便 或者说象我这样的懒人连用电动剔须刀都嫌麻烦
还怎么会坚持刮胡子呢 想起那段理发师悖论 我只给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理发师给不给自己刮胡子) 卖刮胡刀的人自己刮不刮胡子
方便相对于不同售价 通俗的含义是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谁卖的价格低 买家就会蜂拥而来 而网购附带的退货条款让花更多钱购买的人选择退款
其变相的增加了邮递功耗 其次那些后来者的低价货是不是有意针对前者发动的贸易战 十一元比十九元比二十九元差的不是一点
真实的成本又该是多少 卖多少钱不会亏本 且有利润维系生存 清库存是不是有利可图 诸如此我们或者没有必要整清楚
挣钱的复杂博弈路径已经脱离了正常的经营轨道 卖货买货同样变成颇具技术性的社会交易 没有诚信 交易成本的潜在提升已经兑换成谋利诉求
有没有人愿意为少花钱多花点心思 反过来不差钱的人又是什么人(肯定不是你这样的人)
前一篇:当买茶是个技术活
后一篇:下意识审视苏马选手撒尿的背影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