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化解析HiFi声的AV化
(2025-01-25 13:41:43)
其实我们说的HiFi声很大程度上已脱离了高保真的定义 多为高保真内涵的外延 比如冷暖音色与高度保持真实录音回放没有太多的关系
AV声系指影像配声 其也强调还原真实的声音 两者间的差别在于音乐声的色调 而真实的模仿打碎玻璃声强调的只是声 并不需理会音调
没有好听不好听的说法 也可以说配合影像的声音更容易由视觉加深听感印象 这样并非完全由听感主导的情绪激动 很容易被视觉带偏
换句话说爆棚的音响效果只需足够强的声压刺激你的耳朵神经 所以AV声注重解析力和低音声压 五点一声道多是商业营销的噱头
你回到家居环境中很难实现 AV声的音乐(蓝光盘)和试音CD碟有无听感上的优劣分别 假如以原始录音(模拟味)为参照
上述两种皆为经过特意加工处理过的音频信号 不具备整体还原艺术家的精致表述 虽然从某点上说更为讨好人的耳朵 但变得不那么耐听
瞬态音频突出的特点为HiFi爱好者所不齿 但现代HiFi器材偏向解析力和足够强劲的低音 多少受到家庭影院观念的影响
特别是外加低音炮的配置 移植到音乐欣赏中 并不会增添人声和器乐的美感 反倒遮掩了音乐深层次的质感
虽然AV在HiFi圈的鄙视链上没能引发过多的关注 但潜在的影响仍不容小觑 包括现代年轻人的初始听音配置 都会考虑低音补偿
有没有这个必要 卖器材的说看你对低音的要求了
后一篇:二五除夕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