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版的钟除了钢琴炫技还有一份被忽略的感悟情怀
(2024-12-23 13:52:25)
偶尔听到李斯特版的钢琴曲钟 上网搜索了一下 几个版本基本都是比拼手速的炫技 记得好多年前曾听到过这段音乐
主旋律高音段并非是一味的快速抢着弹完 而是温婉递进的方式加快手速 也就是快和响的同时饱有一份含蓄
据传李斯特也是听到帕格尼尼用小提琴演奏后有所感悟 逐对其改编搬到钢琴上弹奏 而炫技手法是为突出那段主旋律的极致优美
也可以说李斯特的炫技成份是建立在感悟之上 绝非当下的快速演绎版本 没有留下一点情绪空间 几乎玩的就是一口气弹完所有音符
听众除了感叹手速弹的够快以外 对音乐内涵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那段优美的主旋律 被技巧声掩盖 回过头来你到小提琴中重新领悟那段音律
你会蛮怨李斯特的改编吗 或者说李斯特的弹奏和帕格尼尼拉琴谁演奏的更好听 现代的小提琴版和钢琴版呈现不同的走向 小提琴仍旧在演绎那段音乐
而钢琴则变成炫技段子 曾经听到有人抱怨现在的琴师不如过去的琴师弹的好 这里存在诸多误解 剔除天赋与技巧因素 多指对乐谱的理解
或者受到过多的外界干扰 不能专心致志的参悟演练 不象过去的琴师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乐谱上 以致技巧融入到每一个音符 并非机械的重复动作
听到他的演奏 感动的流出了眼泪 这样的声音 由何而来
后一篇:阿格里奇指尖下的贝多芬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