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溢价的背后是艺术情怀还是商业算计
(2024-12-20 14:13:29)
我们不属于追星一族 虽然觉得谁唱的好听会在短时间内返复听 但缺少那种疯狂 包括年轻时似有偏执的冲动
都不曾去排队买自己喜欢的歌星的演唱会 有几次路过偶然看到有卖某位自己喜欢的歌星演唱会 便顺手买了票 现场更多的感受是氛围 热热闹闹
和回到家中安静的听歌是两种环境 参与更多是为歌星奢侈的生活情调凑份子 而我们有否保留自己的生活免受物资匮乏的困扰
或者说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思考 饿着肚子攒钱买高价门票的追星族 演唱会结束后最想做的为何事 其次这种屡屡被热议传播的所谓资讯
含带着多少商业算计 拟借此为商演聚集人气 前两天看到网传五六十岁的长者花三万四高价买两张刀郎演唱会的门票 我们无法辨认事情真假
但很多门户网站也刊载了此事 我们的疑问是这想传达怎样的信息 老人的追星情怀同样任性 还是老人有钱 看场演唱会花个两三万不在乎
非要到现场感受一下刀郎的魅力 以了结一件心事 这看似极具人文情怀的事件 换在我们周遭显得有点怪怪的 或者说在效益至上的时代
值不值得做的动力在于回报 而这种无厘头的市场操作 或动摇我们的惯有认知 我们不反感这些沾地气的歌和我们喜欢听这样的歌 两者间还是有差别
喜欢具有主动的意识 不反感为被动性行为 忘我的追星多是出于年轻的躁动 老人为什么不行 这又是个另类命题 收入及周遭环境等因素集合在一起
老人有钱与老人花钱在追星这块几乎成空白 哪就编个故事吧(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