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拐弯儿进校园的社会性思考
(2023-09-30 14:41:50)
站在普通人的视角上 该如何看待预制菜进校园 为何学生家长不遗余力的反对
而涉事企业缄默 诸如此也许不需要答案 预制菜的所谓产业前景由社会需要所决定 定义为城市打工族提供便利 可综合售价品质考量
似乎并非象经济学家描绘的那样受城市年轻人喜欢 更不用说社区大爷大妈决不会选预制菜 原因非常简单 不合适 也就是说这个被热炒的预制菜概念
在实际推广中并不受欢迎 而资本市场的规则是砸钱培养消费群体 然后收割赚钱 预制菜企业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是个未知数
仅从市场反馈的层面上观察 退潮与平淡的冷遇已成现实 进学校让预制菜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但这是个负面裁决 且管理部门的表态亦认为不合适
即中小学生的饭桌不能随意摆放工厂化的餐盒 我们不去做专业的讨论 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 学校的管理者如何能接受预制菜企业的销售推广
利益输送(回扣)这一潜规则浮上水面 既企业通过熟人关系找到说的算的人同意 这单几百人的午餐生意合同就等于签定下来
也可以说社会性操作的实质就是利益分配 中小学生喜不喜欢吃也许不重要 小孩儿挑食 你不乐意吃你可以不吃 学生的发言权不受重视
可家长不乐意 社会舆论不容忽视 从社区敲门受阻 拐弯儿上学生小饭桌被拒 揭示出预制菜的产业现状 前景是个模糊的概念
用那句似是而非的话讲(拉动内需)我们该接受预制莱吗(没钱别瞎说)
前一篇:交点采暖费咋这么麻烦
后一篇:预制菜暨工厂化商品的社会认知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