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克力的粗涩感和润滑感是不是贱与贵的品质差别

(2022-10-23 14:38:45)
原来吃巧克力的习惯源于对糖的喜爱 二十几年前受健康食品观念的影响 改为吃黑(纯)巧克力(多为进口) 当时二三十元一板(100克)确实显得有点奢侈 故很少买 后来进口商品多了 价格略有下降 但还是显得挺贵 曾在一家店里买过同一品牌不同含量的巧克力(比较一下) 记得含量低的一板百分之六十几 高的为九十几 一共五板 售价相同 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单从口感上讲不太友好 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太苦不好吃 所以综合考量还是觉得七十到八十是个可接受的范围 不甜不苦 另一次也是在同一家店选了四个价位的黑巧克力(含量都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一百克一板) 贵的一板四十 便宜的一十八元一板 另外两板好象在二三十元左右 中间有六七元价差 结果一塌糊涂 说不清道不白 没吃出来贵的好在哪儿 贱的差在哪儿 当时也没太注意可可脂的含量是否有差别 或者说我们无法从配料及营养成份上区分优劣 非要找出点差异 好象十八元和四十元明显的不同在于贵的更细腻软滑些 便宜的有些粗涩感(两者相比) 也就是说只要是进口黑巧克力 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商品 口感差异并不明显 不过有一次买的据称产自德国的方块型巧克力 有点贼甜的味道 与国内产品相似 另外俄罗斯巧克力口感也不行 有一次买了板二十元一百克的黑巧克力 口感同样差 换句话说我们有些疑惑不解 国产与俄产黑巧克力为什么不太好吃 配料表和营养成份皆不能给出答案 而我们做为一般消费者 能做的就是避开这类商品 也不要有试错心里 包括方块状的巧克力 我在选择时都会回避 买不起贵的 贱的也不便宜 同样可可脂含量高的商品 不讲口感应该没有什么品质差别 售价为什么差那么多 我们好奇 同样也搞不明白那些洋文牌子 更谈不上喜欢什么牌子 吃了二十几年有没有觉得羞愧 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