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美国《弟子规》脏话日常生活 |
分类: 早期教育 |
这孩子,也没人教过他啊!突然说了句:“他妈的!”这都从哪学的啊!
【经典案例】
我女儿三岁多了,最近发现她说很多怪话、脏话,骂了人让她跟人说对不起,偏不说,居然开电视、拿奶瓶都叫他老爸做,还直呼姓名,他老爸如果在做其他事没有听见,她就学我的口气叫:“老公,给我冲牛奶”,还开口闭口就是“去你的!”晕得狠,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呀?有时她一说脏话就想抽她的嘴巴,可又觉得这种方法也不太好,该怎么样教育她啊?
【专家诊断】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还有的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好父母胜过一百个老师!等等这些俗语都在告诉人们,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美国有句谚语:摇篮中的记忆将带入坟墓!可见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远!可现实生活中,真正能意识到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对孩子和心灵造成影响的家长并不多,能够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家长也不多。
在生活中,我们有一天到晚坐在麻将桌上,却大呼小叫地训斥孩子要认真读书的家长;我们有自己东西到处扔,却对孩子到处乱扔东西指手划脚的家长;我们有自己向来都属于被动型的人,却总是数落孩子不出众、胆小、不善于表现;还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经常睡懒觉,却对孩子赖床上学迟到大发雷霆……很多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我”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什么……。我们都忽略了当我这样做时,孩子从中学会了什么?当孩子做不到、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去反省:是我哪里没做好呢?是我的方法不对?我们只会一味的埋怨孩子:“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你怎么还会做不好啊!”
你可以不去思考这些,可不管你能不能意识到、想不想去“意识”,对于0~6的婴幼儿而言,他们学习的主要来源就是成人的举止行为,他们学习的主要手段就是模仿。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无语言污染,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出正面的榜样供孩子模仿和学习。
【黄老师支招】
我们就从“说”和“做”来为大家做个指引吧!就是从“一言”“一行”做起,谨言慎行。
1、先说“一言”。注意言辞,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表达的言语,包括平日大人之间的沟通。虽然不是直接跟孩子交流,但也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因此要注意的一是:语气,少说“老是”、“总是”!、语气平和,用心关爱,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质问的方式。比如:“孩子你想说什么呢?”、“孩子,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而不是“你为什么老是喜欢这样做?”“你怎么总是爱这样?”
二是:学会用感受表达情绪。比如:“你这样做我很生气!”、“宝贝,对于你刚才的行为我既生气又难受!”。我这里也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感受的用词—“开心”、“兴奋”、“愉快”、“舒服”、“踏实”、“难受”、“难过”、“生气”、“恼火”、“烦燥”、“委屈”、“心痛”等等。
三是:学会说“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即使自己误会了孩子,也不会跟孩子说“对不起”,觉得自己是长辈,怎么能跟小孩子道歉呢!孰不知,你做错了不用道歉,那孩子也学会了即使错了,也不需要有任何歉意。况且“对不起”这三个字不光只用在认错上,还可以这样用啊!“对不起,亲爱的,我不能接受你这样的行为”、“对不起,亲爱的,你这样对我,我不能原谅你”等等。
2、“一行”。父母的每一个行为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反映在生活里。父母要注意的行为包括以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对人的行为。是关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人品,多让孩子接触《弟子规》、《论语》中的谨训。比如:尊老爱幼,为人谦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守承诺
第二方面是,对物的行为。比如:轻拿轻放,爱护物品;哪里拿到放回哪里去;有借有还;这都是我们自己要先做到,先做给孩子来学习的。